佛法的實踐(7)-善知識與惡知識、謗法 |
2025-02-19 發布 |
善知識與惡知識
「知識」在佛法用語中本為朋友、友人之意。當中,引導人們進入佛道,於佛道修行的路上給予鼓勵的同志,稱為「善知識」;反之,阻礙佛道修行,使人迷惘,將人導向惡道者,是為「惡知識」。
凡夫的心容易受到動搖,在佛道修行的途中,經常會敗給自身的軟弱而怠慢修行,看不清佛的正確教示。在此,時時引導我們走向正確的佛道、觸發信心的善知識,至為重要。
因此,大聖人教示:「是以,成佛之道,莫過於善知識。己之智慧作得何用?但僅識寒溫之智慧耳,善知識方是可貴也。」(御書1546頁)
相反地,對於阻礙佛道修行的惡知識,《涅槃經》教示:「於惡象等,心無恐怖;於惡知識,生怖畏心。何以故?是惡象等,唯能壞身,不能壞心;惡知識者,二俱壞故。……為惡象殺,不至三趣;為惡友殺,必至三趣。」(御書1257頁)
因此,接近善知識,並遠離惡知識,極為重要。大聖人更進一步教示,要將阻礙佛道修行的惡知識轉變為讓自己成佛的機緣,須確立起如此的強盛信心。屆時,即使是惡知識也會變成善知識。
誠如〈法華行者聖蹟記〉教示:「提婆達多方是釋迦如來之第一善知識。試見今日世間,強敵之人較之我黨之人,更能益我而使我成就也。」(御書949頁)又如〈覆富木書〉中教示:「諸多惡人,亦是善知識也。」(御書996頁)
謗法
謗法即「誹謗正法」之意。(誹謗、惡意批評)
所謂正法,於釋尊所說的一切經典中,指的是《法華經》;於末法,則是指三大秘法之南無妙法蓮華經。
違背正法、不願相信正法之心,就是謗法的本質,所以,必須由自身開始嚴誡謗法。
同時,為了成佛,不但自身要避免犯下謗法,更要實踐呵責他人謗法的折伏,此行動正是嚴誡謗法的肝要。
如大聖人教示:「不責謗法而願成佛,是如火中求水,水中尋火。徒然、徒然!」(御書1097頁)要如此嚴正地破折執著於邪義、破壞正法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