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訊息  | 創價新聞頭版 | 創價電子新聞
線上影片 | 給新朋友 | 目錄(網站地圖)
首頁 > 創價電子新聞  
 
依關鍵字搜尋文章:
2014-06-13 發布 穿雲雙岳—寫在林慶雲、林磐聳父子聯展前
 




 

林慶雲(左)、林磐聳(右)/陳漢元 攝

屏東位於台灣南端,文化刺激不如北部和中部都會區,因而長久以來容易讓人類比聯結到「台灣尾」的地緣弱勢印象。然而屏東的好山好水、地靈人傑,在文化藝術方面,孕育出不少文化藝術界發光發熱的卓越人才。如歌仔戲最為知名的明華園,表演藝術的金士傑,文化藝術的陳其南、黃光男……等人,都是國內相關領域的重鎮,足以顛覆前述「台灣尾」的刻板印象。其中定居東港的林慶雲(1927-2003年)、林文彥、林磐聳父子一門三傑的藝術成就,也是相當膾炙人口。

戰後第一代攝影名家
 
  窺 1965 相紙 50×36 cm
本作品攝於東港大舞台戲院側門,係早期電影院散場前常見的景象,俗稱「看戲尾」。即時捕捉的畫面中七個小孩分成兩個群組,左低右高,每個小孩或屈或蹲、或跨或仆,聚精會神的觀賞縫隙中的免費電影,姿勢則都不相同;在以直線為主的分隔線和三段短斜線中,營塑起伏、律動的趣味性,觀賞之餘令人不禁莞爾一笑。

林慶雲是戰後台灣第一代的攝影名家,也是屏東輩份最高的攝影家之一,其個性開朗、熱心,宛如屏東的陽光,1960年他在東港發起組織屏東縣最早的藝術團體—「東光攝影會」,經過四年,再結合潮州、屏東等地的攝影同好,重新組成「單鏡頭攝影俱樂部」,長期擔任總幹事(會長)職務,帶動屏東地區攝影藝術發展長達40年左右。   

透過相機 詮釋鄉土之情
慶雲公早期攝影風格以鄉土寫實為主,到了六○年代以後,受到德國「現代攝影主義」的「攝影視覺」理論之影響,致力於運用相機功能中,人類肉眼視覺所無法體驗的巨視、微視、近攝的質感描實,快速動件的瞬間固定等等機能,來把握自然的另一種層面之真象。對於微妙光影效果的捕捉,以及抽象的構成趣味之經營,尤其擅長。長久以來,他透過相機,詮釋對於生長土地深厚感情的人文思維,也成為其個人獨到的風格特質。其作品曾在國外獲獎及入選達兩百餘次,2000年獲屏東文化局頒發「美術成就獎」,作品廣受報章雜誌登載。為台北市攝影學會博學會士及高市高青攝影學會博學會士,中國藝術攝影協會的榮譽博學會士。經常應台灣地區各地攝影藝術社團或研習會邀請講授攝影藝術,並擔任全國各大攝影展之評審委員。 
 
  薪火 1975 相紙 50×36 cm
清明時節祭祖時分下起了小雨,畫面上方是用來遮雨的雨傘。
祭祖儀式經由曾祖母傳給祖母,再由祖母傳給母親,代代相傳,看著風雨中飄搖的紙錢薪火,既是慎終追遠,又別具薪傳的意義。
 
慶雲公兼長書法,也喜好音樂。他這種全方位的藝術素養,對其子女產生頗為正向的潛移默化之作用。其次子文彥,在攝影藝術以及視覺設計、篆刻、書法等方面都頗為知名,尤其對於古璽的研究,更是堪稱獨步國內篆刻學界。至於三子磐聳則更是卓越超群。


視覺設計領域 成就卓越
在國內視覺設計領域,幾乎無人不識林磐聳之大名,甚至在國際也頗為知名。他曾任國立臺灣師大美術學系教授、研究講座、副校長等職務,是臺灣師大設計領域的靈魂人物。1985年他編著《企業識別系統/CIS》一書,不但是國內第一本有關CIS的專書,又陸續在《突破雜誌》、《經濟日報企業版》開闢專欄談CIS,先後發表數十篇國內外的CI導入實例的專文,近20年來,曾設計規畫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海洋大學、國立故宮博物院、行政院國科會……等台灣公民營機構與企業識別系統,並為大陸頂新國際集團、中石化長城潤滑油等設計規畫企業識別系統。此外,更致力於國際大型活動的整體視覺形象規畫,如北京奧運、上海世博等,他都在其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評審委員和諮詢顧問之職。   
在帶動海峽兩岸的CIS風氣,以提升產業升級,強化形象競爭力方面,居功厥偉,因而榮獲「華人CIS之父」的美譽。2003年他獲選紐約Phaidon出版的《Area:100 Grphic Designers, 10 Curators, 10 Design classics》,是由全球十位頂尖設計名家所推選的全球百大設計名家之一;2005年獲香港設計中心頒發「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此外,他是國內截至目前為止,唯一以視覺設計領域之成就榮獲國家文藝獎之得主(2007年)。在設計教育、設計實務和設計推廣等三方面全能的卓越成就,在海峽兩岸,似乎無人出其右。   

 
  漂泊的臺灣 1993 數位微噴 150×100cm

以台灣為造型的圖像
長久以來,磐聳兄秉持著「以民族為本位,以時代為導向,以生活為重心」的設計理念,用客戶的語言,設計言簡意賅的作品,其中,對於自我文化的省思,始終貫串其作品的精神內涵。最近10年來,他更以台灣為造型圖像,透過針筆、鋼筆或毛筆細點慢描的手繪,發展出的「我的台灣」、「台灣家書」、「夢的島嶼」等綿密精緻的系列作品,很自然地結合純藝術與應用美術,不但建構出其個人獨特嶄新的視覺符號,同時蘊含著他對於生命原鄉的深沉情感,以及對父母親情的思念,正所謂「文化尋根」之內涵。這一系列作品,除了在巡迴各地展出時,普遍受到高度的推崇回饋之外,也陸續發展出80餘種文創品而發行於海內外,讓他的藝術生涯和成就,再度自我超越而邁向一個嶄新的境界。   

「海洋性格」融入藝術創作
磐聳兄曾撰文詮釋其父「在海邊長大的成長背景,這種源自於流動不息的『海洋性格』,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的藝術理念與表現手法,對於事物觀察的角度,也展現出不同的觀點與主張。由於心靈之中的性格使然,促使他不願停駐在固定的物象與視點,常常藉著多元方向的題材與豐富多變的形式,來構築自己心中的宇宙秩序,更不斷的推陳出新、挑戰自己。」這段文字不但非常傳神地勾勒出慶公藝術精神與特質,甚至用它來檢視磐聳兄,也相當的契合。   
開朗、熱情、親切、廣博、卓越以及熱愛土地,是慶公與磐聳兄父子二人的共同特質,雖然父子二人在藝術上各有不同領域的成就,然而就南台灣以至於整個台灣藝術界而言,父子兩人的藝術成就都宛如高聳穿雲的山岳,格外讓人嚮往、尊敬。   (全文完)


< 回前頁

 

首頁

台灣創價學會Facebook
創價藝文Facebook
創價新聞電子報

關於創價學會

便利專區

台灣創價學會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2014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TEL:(02)2888-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