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訊息  | 創價新聞頭版 | 創價電子新聞
線上影片 | 給新朋友 | 目錄(網站地圖)
首頁 > 創價電子新聞  
 
依關鍵字搜尋文章:
2014-08-19 發布 親職短文—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的原則(曾端真副校長)
 

=
親職短文—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的原則
=


                                                                                    ◎文/曾端真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副校長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

   
   
 
◎圖/廖嘉吟
孩子行為的良好與否,不能全然依照父母的善惡標準,也不能依照大人所訂的期待來予以評價。孩子的行為並沒有標準的評量方式,但是我們可以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行為若阻礙孩子心智、情緒、社會能力的成長,則是不良適應行為。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有適應良好的行為,底下提供一些父母應注意的一些原則。

一、以良好的關係為基礎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是教導子女的必要條件,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積極作法是肯定孩子的價值。父母常在很多小地方表現出對子女的否定,導致親子關係的消蝕。例如:當孩子寫功課,父母在旁不停的糾正、催促;當孩子與同儕通電話時,父母忍不住的予以制止、干預;當著孩子的面,經常提到某某人的孩子如何的優秀乖巧;不時的提醒孩子要多多向哥哥(或其他手足)看齊。生活中,父母經常讓孩子有被否定的感覺時,親子關係必然不良,孩子也將因而很容易反抗父母的教導。

二、讓孩子有學習獨立自主的機會
孩子的行為是在學習中建立的,所以一定要讓他們有機會學習如何獨立自主,他們才可能擁有自我負責的特質。父母可製造機會讓孩子學習屬於孩子的事,讓孩子自己做主。如:衣著、飲食、寫功課、交友、遊戲、生活習慣(睡眠、洗澡、刷牙等),都要讓孩子有主控自己的感覺。大人要做的是訂下大原則,並指導孩子去完成,而不是強制或命令。每個家庭的原則標準不一,每個孩子的能力亦有差別,父母所需給予的指導也就不一樣。但是不論如何,父母要遵守的是,讓孩子覺得自己不是個被操縱者,他是自己的主人。以飲食來說,孩子的食慾也許不好,父母要做的是提供營養均衡及可口的食物,營造愉快的飯桌氣氛,至於孩子要夾那一道菜,要吃多少,應讓孩子有自由的感覺,而不必擔心父母在飯桌上會對他有所不滿。
我們強調的自主是內心的自由度,不是指行為可以毫無標準的放縱,亦即在遵守父母的規定時,內心也能覺得自己不被控制。以晚歸的行為而言,父母可以和孩子討論之後,訂出回家的時間以及若違反規定必須接受何種處罰(不是身體的體罰)。這是運用邏輯後果的原理來訓練孩子培養良好的生活規範。若孩子違反規定,孩子將願意接受所需付出的代價。雖然他付出代價(事先討論的邏輯後果),但是他的內心仍是自主的,他知道自己必須為違規受罰。反之,如果受罰的規定是由父母單向制定,而不是親子討論的結果,孩子將會反抗或口服心不服。若再加上父母的責備和否定,其自我價值感是受傷的,自主性也覺得被剝奪。孩子在接受管教時的心理感受常常是父母所忽略的,這種忽略也是導致管教失敗的主因。具體的說,當孩子因行為不當受罰時,沒有失去自我價值感時,他才能從此經驗中學會負責與自我控制。

   
 
◎圖/廖嘉吟
三、讓孩子有發言權
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讓孩子有發言權,兩者之間表面上看好像沒有什麼關係,其實讓孩子能為自己說話,他們才比較願意聽從父母的管教。讓孩子為自己說話,必須透過父母的鼓勵和示範,他們才能養成適當表達自己的行為能力。若父母禁止孩子為自己說話,孩子可能養成狡辯或退縮的行為模式。讓孩子能為自己說話本身是培養其自信的好方法。
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要點為:
(1)幫助孩子用正確的語言說出內心的感覺,如:「媽媽你把這件事說了好幾遍,讓我覺得心情不好。」如果孩子說:「媽媽你這樣太嘮叨,煩死人了。」則不是表達,而是對母親的不敬。
(2)幫助孩子表達其想法,如:「我希望爸爸也能疼我。」、「我的意思是希望你們能信任我!」
(3)讓孩子覺得表達自己是安全的,不會被父母責備。當孩子能用口說出其想法與感覺,比較不會用反抗的行動來呈現,也不必用狡辯來保護自己。當孩子狡辯時,父母應隨機讓孩子重新用適當的話來表達,他才能學會不再用狡辯的方式。傳統觀念中的「孩子有耳無嘴」,常被現代父母錯誤的引用,正確的教法應該是教孩子善用耳朵來學習,也善用嘴巴來表達。如果孩子學會表達感受與想法時,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管道才能暢通。有了暢通的雙向溝通,父母的要求或期待才有可能被子女接受與遵循。否則不但無法培養良好的行為,也會徒增親子之間的衝突。

< 回前頁

 

首頁

台灣創價學會Facebook
創價藝文Facebook
創價新聞電子報

關於創價學會

便利專區

台灣創價學會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2014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TEL:(02)2888-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