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訊息  | 創價新聞頭版 | 創價電子新聞
線上影片 | 給新朋友 | 目錄(網站地圖)
首頁 > 創價電子新聞  
 
依關鍵字搜尋文章:
2014-04-17 發布 2014 勤宣公演探索愛爾蘭古老風情
 

 為帶給台灣觀眾一流的藝術饗宴,4月12至23日,創價特別邀請來自愛爾蘭TEADA樂團、家喻戶曉的傳奇性歌手貝 格雷父女及舞者,帶來愛爾蘭傳統音樂與舞蹈。本報將分三次為讀者介紹愛爾蘭的地理環境、歷史發展、音樂、舞蹈及來台的演出人員,此次介紹該國地理、經濟及 音樂概況。


  ◇


地理環境與概況

 愛爾蘭位居歐洲的西端,與英格蘭相鄰(東北角1/6屬英國),形似無尾熊狀的島嶼, 面積70,273 平方公里。
  西元前3 0 0 0年歐洲人開始移民至愛爾蘭。西元432年聖派特里克由羅馬來傳教,帶進羅馬及天主教文化。早期受丹麥統治,後來由挪威統治。1 2 世紀時則由英國統治,成為大英國協一部分,經過多年抗爭,於1922年脫離英國獨立,成為「愛爾蘭共和國」。其主要語言是愛爾蘭文,英語是第二語言。

 該國人口約450萬人(台灣的1/5)主要為克爾特族(Celtic),全盛時期人口曾有八百萬人,1845~1849年時因大饑荒有100萬人餓死或病死,100萬人因此移民到英國、澳洲、美國、加拿大等地。主要信仰是天主教。
 愛爾蘭的地理環境位居歐洲的西北邊陲,土地貧瘠,氣候惡劣,除了最南端之外無法生產小麥,當地居民只好仰賴動物,特別是以魚做為食物的來源。直到馬鈴薯傳入愛爾蘭後,才有固定的澱粉來源。
 愛爾蘭經濟規模不大,主要依賴出口貿易。1999年1月,愛爾蘭加入歐元區。2007年統計國民GDP已高達58883美元。生技、電腦業集中於首都都柏林,觀光業佔全球第三大,整座島上有很多歷史古蹟及城堡。
 都柏林是愛爾蘭共和國的首都及最大的城市,靠近愛爾蘭島東岸的中心點,位處都柏林郡的利
菲河(River Liffey)河口。自中世紀以來一直是愛爾蘭首都城市,也是愛爾蘭島上最大的城市。由於很多高技術企業聚集,所以有歐洲的矽谷之稱。曾被票選為歐洲友好城市。
 愛爾蘭酒館是市民交流中心,是愛爾蘭人生活和文化重要的一環。全國有一萬間以上酒館,該國人們會拿著自己的樂器到酒吧進行傳統音樂的演出。


音樂形式與特色

 愛爾蘭早期居民克爾特人是一個很有藝術才能的民族。他們是古代的專業音樂詩歌藝術大師。豐富多彩的愛爾蘭音樂是在爭取民族獨立和發揚民族文化的鬥爭中發展起來的。他們在勞動中創作了大量歌曲,並且還有專門的彈唱詩人,當時使用的就是一種可以攜帶的豎琴。
 17世紀,愛爾蘭傳統音樂
入近代發展階段,北愛爾蘭與蘇
格蘭文化上長期統一的情形宣告終結,而使傳統音樂文化發生變遷。在這時期,新興的中產階級及貧民成為傳統音樂的主要表演者與消費者,但貴族詩歌、音樂和歌唱傳統對他們影響至深。豎琴隨著宮廷音樂衰落而萎靡不振,逐漸為小提琴取代。
 流傳至今的愛爾蘭語歌曲多產於西元18、19世紀。用手肘鼓風的尤寧風笛(Uilleann Pipes)在這個時期得到了發展,巴洛克的長笛也對愛爾蘭傳統音樂開始產生影響。除此之外,愛爾蘭傳統音樂常用的樂器包括愛爾蘭風笛、豎笛、手風琴、小提琴
手鼓等,有時也會搭配現代編曲,或以吉他伴奏,不論是熱情的Reels(利爾舞曲)、Jigs(吉格舞曲),或是優雅如Airs(小調)、Sean Nos(愛爾蘭民謠),聽起來特別舒服暢快,這正是為何能受到世界各地人們廣泛喜愛的原因。
 愛爾蘭音樂包括在16世紀興起的吉格舞等舞曲、敘事詩歌、抒情詩歌、搖籃曲等老歌,及移民到他國的愛爾蘭人的思鄉曲、反戰歌等新歌。其中舞曲占很大比例。這些歌曲從古至今以口傳方式流傳,因此,旋律因地因人有些微差異。在愛爾蘭,音樂與生活密切結合在一起,在家庭
在馬路上到處都可以聽到音樂演
奏。有人集結的地方就會有音樂,也常把兩首同性質的音樂連接起來演奏。

愛爾蘭的傳統音樂主要類型

 1.以六拍為主的Jigs(吉格舞曲),中版的Jigs跳起來極為輕盈優雅。
 2.以四拍為主的Reels(利爾舞曲),通常以快版方式表現。
 3.以純樂器演奏的Airs(小調),通常是獨奏或是兩種樂器協奏,空靈而靜謐的透明音符緩緩流瀉,是新世紀音樂(New Age)迷的最愛。
 4.Sean Nos(愛爾蘭民謠),是傳統的演唱方法,通常以古克爾特語來演唱,從頭到尾只有主唱的聲音,沒有任何樂器伴奏,旋律轉折及高低迴旋,全靠演唱者的功力,毫無掩飾,因此能通過此考驗者通常都是頂尖高手。


愛爾蘭舞蹈


 世界知名的《大河之舞》或《火焰之舞》都是愛爾蘭舞(Irish Dance)組成的;它搭配愛爾蘭民族音樂,動作強調腳步動作的變化與跳躍,上半身通常直挺嚴謹,手部垂放於大腿兩側靜止不動,是愛爾蘭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舞蹈。
  愛爾蘭舞蹈最早要追溯到1 6世紀曾被英格蘭統治的四百年期間,因亨利八世在宗教上掀起狂瀾,因宗教、政治與種族問題,愛爾蘭的傳統樂器曾被統治者禁止彈奏,因此,許多愛爾蘭的家庭 都由父母以手腳打著拍子,以嘴樂模仿樂器聲音,用類似爵士口技手法代代傳授傳統音樂及舞蹈。直到1 9世紀末期,不公平的法律被取消,愛爾蘭的文化活動包括歌唱、音樂、舞蹈等得以在公開場合表演,並可藉由舉行競賽性活動,讓傳統藝術繼續保存下來。
吉格舞(Jigs)

 吉格舞是一種活潑歡快的民間舞蹈,起源於16世紀的英國,現今,在愛爾蘭舞曲及蘇格蘭鄉村舞曲都可見到吉格舞
 吉格舞曲最基本的有2 拍,每一拍有3小拍,即每小節有6拍。8小節成一個段落。愛爾蘭流行的踢踏舞經常用吉格舞曲伴奏。

利爾舞〈Reels〉

 利爾舞與吉格舞都是四大傳統舞蹈之一,其餘兩種是斯特拉斯佩舞及華爾滋。跳利爾舞要用軟底的踢踏舞鞋,或是使用一種「teble reel」硬底鞋。
 利爾舞曲一般是4拍,8小節一段落,重複演奏。
 在電影「鐵達尼號」,男主角傑克帶女主角蘿絲到下等艙一起跳舞玩樂時,旁邊有人拉著小提琴,彈著班鳩琴,一群人圍在一起,雙手插腰、拉起裙子或褲子,隨著節奏用鞋子在地板上踏出聲響,或轉圈或擊掌,就是這種舞曲。

角笛舞〈Hornpipes〉
 角笛舞在愛爾蘭、蘇格蘭及英格蘭廣泛流行。跳角笛舞要穿硬底鞋,使舞者保持一致性。
 角笛舞分為快速、慢速。通常越是老手越傾向跳慢速,新手則從快速舞蹈開始學習,之後逐漸進入慢速舞蹈中。快速到慢速不是舞蹈改變,唯一差別在於舞者移動腿的聲音及節奏。
 角笛舞曲有兩種常見的舞曲,分別是角笛舞曲及里爾舞曲,音樂形式相似,都是4拍,但不同於里爾舞每小節四連拍,角笛舞在每小節1 、3 個音上都會有重音。


演出團體及成員

 「演奏」、「歌曲」及「舞蹈」是愛爾蘭傳統音樂的靈魂,此次勤宣公演將帶領觀眾一起探索「愛爾蘭古老的風情」。
 此次演出團體及成員包括:
 1.風靡世界的愛爾蘭超高人氣實力派樂團「TEADA」。
 2.愛爾蘭家喻戶曉的傳奇性歌手西蒙斯‧貝格雷父女。
 3.動感十足的愛爾蘭傳統舞蹈4位舞者。

TEADA樂團

 成立於2001年,團名取自愛爾蘭語的弦樂器一詞。團員生長於愛爾蘭,在最正統的環境下學習傳統音樂,並懷抱熱情承繼傳統音樂,也為傳統民謠加入新元素,將愛爾蘭音樂以最經典方式呈現。
 該團成立至今已於世界20個以上的國家進行演出,足跡橫跨世界五大洲。
 2009年,曾榮獲「愛爾蘭音樂大獎」中「最佳青年愛爾蘭傳統音樂團體獎」之殊榮。是愛爾蘭兼具高人氣及精湛技術的代表性音樂團體。

 團長、小提琴手
— 歐辛‧麥克‧ 戴爾馬達(Oisi'n Mac Diarmada),曾任喬治亞交響樂團客席小提琴家。

 按鍵式手風琴手
— 保羅‧芬 (Paul Finn),為愛爾蘭最閃耀的明日之星,常應邀至世界各國巡迴演出。

 長笛、愛爾蘭風笛手
— 尚恩‧蓋文 (Sean Gavin)

 布祖基琴、吉他手
— 尚恩‧麥克維恩 (Sean McElwain) ,用吉他及布祖基琴為TEADA帶來強烈的節奏感及張力。

 愛爾蘭手鼓手
— 崔斯坦‧洛桑史塔克 (Tristan Rosenstock),自幼開始學習愛爾蘭手鼓,在樂團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歌手

 西蒙斯‧貝格雷(Seamus Begley)、梅芙‧妮‧貝格雷(Meabh ni Begley),世界知名手風琴演奏家兼歌手的西蒙斯‧貝格雷,將與擁有優美歌聲的梅芙‧妮‧貝格雷,父女檔同台演出。2人演唱的英文歌曲及「愛爾蘭語」古老民謠都極具魅力與特色。

TEADA樂團

 此次特別邀請1名男舞者與3名女舞者,共同舞出「傳統」及「現代」踢踏舞,將帶給觀眾充滿魅力、躍動感十足的演出。


愛爾蘭樂器介紹
風笛( 全球統稱Bagpipe,愛爾蘭稱Uilleann Pipes )
  風笛是使用簧片的氣鳴樂器。在結構上一般包括風箱(Air supply)、風袋(Bag)、音管(Chanter)及單音管(Drone) 。風笛的風袋是用豬、牛、羊等動物皮或其他材料製成,類似氣囊的緊閉裝置。演奏者利用風箱提供空氣,將空氣儲存至風袋〈儲氣體的作用〉。
 一般愛爾蘭風笛指的是愛爾蘭肘風笛(Uilleann pipes),而蘇格蘭風笛指的是高地大風笛(Great Highland Bagpipes),都是由風袋帶動簧管發聲,區分如下:
 1.演奏方式,蘇格蘭風笛是以嘴吹,愛爾蘭風笛不用嘴吹,是以拉奏,靠風箱供氣。蘇格蘭風笛是站著或走著演奏;愛爾蘭風笛演奏時,有時音管要頂在膝蓋上,是坐著演奏。
 2.音色上,蘇格蘭風笛音調高,聲音尖銳;愛爾蘭風笛音調低,音色甜美溫和。
 3.蘇格蘭風笛一般只出現在軍樂隊中;其他地方較少聽到。而與愛爾蘭有關的樂隊藝人則都使用愛爾蘭風笛。


愛爾蘭豎琴(Iirsh Harp)
 豎琴是一種大型撥弦樂器。琴身是木製結構,由梁、柱、共鳴箱、腳座、琴弦及五金裝置組成。按照琴身大小,琴弦數目大體可以分為三類:劇場豎琴( 大豎琴) 、民謠豎琴( 中等豎琴) 及小豎琴。




愛爾蘭鼓(irish Drum、Bodhra'n)
 
鼓面以羊皮製成,只有一個鼓面, 表演者一手拿著鼓,另一
手以一支硬木棒敲擊。



鍵鈕式手風琴(Button Accordion)
 愛爾蘭音樂中主要使用的手風琴是一種鍵鈕式(巴揚式)手風琴。鍵鈕式手風琴音域廣,由於鍵鈕小,手移動速度快,可以演奏許多高速度高難度樂曲。
 愛爾蘭手風琴是在愛爾蘭音樂裡使用最多的自由簧樂器,由於它的適用性廣,表現力強,很多樂隊都有它的位置,且在合奏裡有專有聲部,甚至時常作為獨奏樂器


愛爾蘭錫哨 (Irish Whisle)
 愛爾蘭錫哨亦稱便士哨(Penny Whistle)或哨笛。錫哨音色柔美,相當有特色的就是它的顫音,是用手指在洞口的顫動產生的聲音。
 錫哨有六個孔,以金屬製作,吹氣口為塑膠或木片製成,在愛爾蘭傳統音樂裡使用最廣。簡單的樂器加上由豎琴與風笛演奏的
主旋律,讓愛爾蘭民族音樂呈現清澈純淨的音聲。電影「鐵達尼號」中,席琳狄翁演唱的主題曲《我心依舊》(My heart will go on)就是用錫哨來伴奏。



愛爾蘭木笛 (Irish Flute)
  笛子作為凱爾特音樂( 特別是愛爾蘭音樂)中,最主要樂器之一。一般在凱爾特音樂出現的笛子有兩種系統,簡易系統(Simply System)按住不同孔來改變音符;「柏依姆系統」Boehm System(西方按鈕式金屬長短笛)。在凱爾特音樂裡樂手大多使用簡易系統的八孔木笛。



小提琴(Fiddle)
 在傳統的愛爾蘭音樂演奏中經常見到,在樂器的製作、材料和形狀上來說,Violin與Fiddle幾乎沒有差別。Violin要求整套的學院練法,一板一眼。但Fiddle演奏主要用於舞蹈伴奏及節慶活動,音樂都是快速音型的,帶有強烈的符點、切分音和裝飾
音風格,且弓法多變複雜。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外交部  
 
  愛 爾蘭國旗綠色代表信仰天主教的愛爾蘭人,也象徵愛爾蘭的綠色寶島;橙色代表新教及其信徒,這一顏色取意於奧蘭治·拿索(荷蘭王室Oranje- Nassa)的色彩,表示尊貴和財富;白色象徵天主教徒和新教派教徒之間永久休戰、團結友愛,並象徵對光明、自由、民主與和平的追求。  
   
  愛爾蘭國徽是一面藍色的盾徽,中間繪有一面金色框、銀弦的愛爾蘭豎琴。「豎琴」是愛爾蘭重要的民族樂器。愛爾蘭人對豎琴圖案最為崇拜和喜愛。
 
  都柏林城堡
   
   
   
   
   
   
   
   
   
 
   
   
   
   
   
   
   
   
   
   
   
   
   
   
   
   
   
   
   
   
   
   
   
   
   
   
   
   
   
   
   
   
   
   
   
 
  西蒙斯‧貝格雷父女同台演出
   
   
   
   
   
   
   
   
   
   
   
   
   
   
   
   
   
   
   
 
   
   
   
 
   
   
   
 
 
   
   
 
   
 
   
 
   
 
   





 

< 回前頁

 

首頁

台灣創價學會Facebook
創價藝文Facebook
創價新聞電子報

關於創價學會

便利專區

台灣創價學會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2014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TEL:(02)2888-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