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訊息  | 創價新聞頭版 | 創價電子新聞
線上影片 | 給新朋友 | 目錄(網站地圖)
首頁 > 創價電子新聞  
 
依關鍵字搜尋文章:
2014-09-16 發布 我有話要說─ 談青春期的親子溝通(張老師基金會)
 

=
我有話要說─
談青春期的親子溝通
=
                                                                                    ◎文/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提供
   
案例一:我討厭我的爸媽,他們總是管我好多!我一點都不想待在家裡,待在家裡又要被管,管我的穿著,不准我跟朋友傳line,限制東限制西的,假日還不准我和朋友去看電影,真的很煩耶!他們自己平常也都忙到七晚八晚才回家,還要管我幾點回家,拜託!我都升高中了!
案例二:我的孩子最近脾氣很暴躁,講不到三句話就甩門離開,都不想想做父母的我們辛苦賺錢養家!每天跟朋友傳line,都不念書,現在不念書,我真不知道他以後可以幹嘛!

   
   
 
◎圖/彭家玉
青春期是人在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逐漸成熟,從兒童轉變成大人的時期,在體格、性徵、內分泌及心理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人體生長發育是繼嬰兒期後出現的第二個高峰。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能發現自己的個性特徵,不依賴父母,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念,能建立成熟互相依賴的友誼和愛情關係,即意味著成年。但也因為這個階段的人,在生理、心理都有著巨大的變化,所以也常常變得很不穩定,這也是青春期又叫「狂飆期」的原因。
青春期有著獨特的思想和行為特色 (Elkind, 1985):
一、 批評和反抗權威──追求真善美,完美主義,成人應該體會、了解青少年,並坦白指出: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無瑕的,因此,如果有更好的方法去改善,就要從善如流,勇於面對現實,而不諉過掩飾。
二、 好辯喜歡爭論——青少年為了肯定自我,常堅持己見,為個人的立場辯護,爭道理。這是正常發展的過程,並非故意與父母親作對。
三、 十分敏感, 自我意識很強——害怕別人談論到自己的
是是非非。常會有「想像中的聽
眾」(imaginary audience)現象,因此變得十分敏感。
四、 自我中心, 喜歡冒險——青少年常有「個人神話」(personal fable)——認為不幸的事情一定不會輪到自己,而會發生在別人身上。因此會有飆車、喝酒、吸毒等行為。
五、 猶豫不決,優柔寡斷——由於個人經驗有限,面臨太多的選擇,不知如何做決定才好。青少年常說:「隨便、還好、沒差、不知道、還可以、沒什麼、差不多」。
六、 忽略現實與理想間的差異——青少年常不能細察理想目標和實際行動之間有一大段距離,造成自相矛盾。例如:要弟妹看卡通影片保持安靜,自己聽熱門音樂卻開很大聲。
這些屬於青春期孩子特有的特質、思考方式和行為模式,是為人父母者需要深入了解,試著理解並靠近他們的內心世界,在親子溝通時才能暢通無阻。
以下是關於與青春期子女溝通的一些技巧及建議:

一、創造溝通管道與情境:
孩子不是任何時間都願意和父母溝通,以他的角度欣賞他的所愛,如音樂、CD等,創造溝通機會。要打破緊張、僵化關係,紙條或寫信有時比語言更有效。偶而來個單獨的約會喝喝咖啡、逛逛街,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肢體語言的運用:行為語言的力量常是大於語言的力量,父母一個溫暖的眼神、搭肩的動作都足以傳遞出深深的關愛。

三、 積極傾聽:除了專心瞭解孩子說話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去體會他說這些話的情緒。減少父母「勸說」、「教導」的角色,做孩子的朋友,分享孩子的喜怒哀樂,傾聽並同理彼此的感受與需求。

四、 減少以偏概全的表達:例如:「你為什麼總是…」、「你從來不…」,孩子不能容忍被父母誤解,只對眼前、當下的事件做表達。

五、 生氣時忌說重話:父母要多學習情緒管理技巧,生氣時特別忌諱一些重話,例如:「有種你就不要回來!」、「早知道當初就不要生你!」…等,此類的話如潑出去的水,孩子極可能賭氣而產生無法挽回的結果。

   
六、 多用「我訊息」,少用「你訊息」:「你訊息」是一種責備的語氣,如面對夜歸的女兒,一句「你為什麼這麼晚回家!」親子溝通管道一定就此打住,轉換成「我很擔心你晚回來…」讓父母的愛以關心取代責備。

七、 尊重孩子的隱私:「每個人都有保有個人隱私的權利,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在意自己的隱私權,父母要適當的尊重,例如:不擅自進入他們的房間、不隨意拆閱他們的信件或閱讀他們的電子信箱。避免公開批評、數落他們。

親子關係是一種永久而無選擇的關係,儘管青春年少叛逆、難以駕馭,但只要多一點耐心、尊重,多一點關懷接納、多瞭解傾聽,建立適當期望和溝通方式,仍是父母與青春期子女相處的不二法門。
等待揚帆的青少年,需要父母提供他支持、安全、有信心的環境,走不穩時適時給他鼓勵與勇氣,走得穩時適時給一些掌聲。
相信在父母的瞭解支持下,能增進青春期子女對自我的探索和自信心,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模式,展翅高飛日子就在不遠處了。




< 回前頁

 

首頁

台灣創價學會Facebook
創價藝文Facebook
創價新聞電子報

關於創價學會

便利專區

台灣創價學會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2014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TEL:(02)2888-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