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訊息  | 創價新聞頭版 | 創價電子新聞
線上影片 | 給新朋友 | 目錄(網站地圖)
首頁 > 創價電子新聞  
 
依關鍵字搜尋文章:
2015-09-01 發布 品德:幸福的關鍵(林火旺教授)
 

=
品德:幸福的關鍵
=





◎文/林火旺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美國愛荷華大學哲學博士


   
 
 
◎圖/詹庚旻

一、前言

台灣當前的問題:
缺「德」不是缺「錢」

 一般人很少討論道德,甚至有人一聽到「道德」二字就害怕。事實上,道德與人的幸福密不可分的。在新聞媒體上經常看到政府官員弊案、食安等問題層出不窮,造成社會不安、人心惶惶。其實,這些事件的核心都是「道德」出了問題。

 近年爆發塑化劑、毒澱粉、麵包店添加人工香料及食用油等事件,讓食安問題亮起紅燈,除了企業貪圖利益危害民眾健康之外,實際上更是「上下交相利」,許多公眾人物唯利是圖,利用職位貪贓枉法的醫生、司法人員、教師;一般民眾也有賣病死豬、蔬菜農藥超標、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引發拆單潮(讓政府抽不到稅),這些背後都是為了一個「利」字。

 如果社會上包括公共人物、人民都只追求自身利益,就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對立。

 私利具有排他性,人與人關係若建立在利益之上,絕對不可能交到真正的朋友,社會就會充滿銅臭味,沒有真正的人情味。現今的社會在物質上比以前富裕,卻沒有以前快樂。大家在講拚經濟,但卻不懂人要怎麼活
比較幸福。

 因為經濟快速發展,人的物欲增加,變得越來越自私,雖然物質富裕,人心卻不安,人與人變得疏離,我們失去很多無形的東西,例如:人與人之間彼此的信任。因此,很多社會問題根本不是經濟上的問題,而是心靈上的問題。

 決定社會幸福的因素不是物質的成長,而是非物質的,譬如:飲用水、空氣乾淨、食品安全、街道整潔、鄰居互相關懷、守望相助、在公車上讓座給老弱病殘、社會和諧。這些都與經濟成長無關,但卻與人們的幸福相關,這些背後都涉及「道德」。

 事實上,如果大家為下一代著想,就知道經濟成長不是萬靈丹,一味追求經濟發展,人們付出極大代價,大氣層、飲水、空氣被污染;創造不必要的欲望,與對手競相竭澤而漁,耗盡下一代的資產。而這一切都為了生產我們根本不需要、也不會因此更幸福的東西,甚至會阻礙或限制了我們的幸福。

 
   
 道德怎麼教?

 德國哲學家康德強調,道德沒有專家,其實一般人都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只是一般人不知道「為什麼」?一般的品德教育,強調身教重於言教,事實上言教也同樣重要。要達到身教的效果,必須讓受教者心動;而要達成言教的目標,必須使受教者心服。因此,心動靠行動;心服賴說理。

 那要如何說理? 首先, 喊口號不是說理,只要求對方行為(應該遵守諾言、考試不應該作弊、要遵守交通規則、不亂丟紙屑煙蒂),卻不談為什麼,無法達成目標,一般人都知道這些口號,但違反者到處可見。一定要讓說理的對象覺得道德要求與自己切身相關,最重要是與每一個人追求的幸福相連結。

 道德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只要使受教者接受道德規則,而是把道德內化(成為品德),教化的過程應該像蘇格拉底一樣,可以接受質疑者的任何質疑、不斷地挑戰,最後能夠把反對的主張一一駁倒。駁倒對方不是靠詭辯,而是靠論證,換句話說,就是靠講道理。

 道德與品格

 人與人之間相處,以合作的方式進行互動,就叫做道德。凡事只要牽涉到兩個人,就會碰到道德問題。我們做任何事情,與別人交往,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時,也考慮到他人(公眾)的利益,就是有道德心(合則兩利),;若只考慮自己利益不顧他人利益,就是沒有道德(分則互傷)。

 
   
 所有的道德(廣義)評價,最終都與行為的呈現有關,亦即, 要評價一個人的品格好壞,只能透過他展現的行為;評價一個人是好人或壞人,也是根據他的行為,與動機無關。例如,高調做善事,即使動機不值得宣揚,行為是正確的就是有道德。有時候動機良善仍然會做錯事,這就不算有道德。但是要評斷一個人,要經過多次謹慎的觀察,不能妄下定論。

 道德有很多種層次,只要滿足一般的道德要求,就算是一個有道德的人。所謂的道德要求就是人類共同的道德標準,自己犧牲一點點就可以讓別人得到好處,是表現善意的行為。例如,公車上讓座給老弱婦孺。但是,如果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去幫助別人,就不需勉強去做。例如,道德並不會要求我們捐一千萬,這是每個人可以斟酌的標準。

 品格是習慣養成展現的行為

 品德是什麼?品德就是良好的品格,品格是某種行為的普遍傾向或習性(disposition),譬如:一個人如果傾向於或習慣於說謊,就是一個沒有誠信品格的人。亦即品格是經由習慣養成而展現的行為,習慣於從事合乎道德的行為,就是養成良好的品格,譬如:上學不遲到、遵守交通規則;而習慣於從事不合乎道德的行為,就是不好的品格,譬如:亂丟垃圾。

 每一種品格都有其對應的行為,誠信對應的是不說謊話;容忍對應的是不以暴力(身體或言語)對待不同意見者;公德心對應的是不破壞公共領域的整潔、秩序或侵佔公共資源。總之品格就是行為模式,良好的品格就是道德內化的結果。

 亞里斯多德認為,品格與技能一樣不是天生的,都是靠反覆練習養成。是一種享受、不會感到勉強,在做的同時充滿喜悅。例如:我們鼓勵孩子培養分享的品德,如果一開始教孩子說「如果你不分享,我就懲罰你;分享的話,我就給你獎勵」,孩子只是被強迫地執行「分享」。然而,原本不願分享玩具,在嘗試與別人分享的過程中,最終會發現與他人分享是一件很快樂的事。由此可知,品德最終的目的不是為了得到回報,而是懂得欣賞品德、從中獲得樂趣。

 
   

 與技能不同的是,品德涉及情感,技能是否很高明,只要成果好就能證明,而品德需要正當的情感,且行為者必須知道自己做的是對的、必須具有相對應的動機、並對情境的正確判斷(所以誠信的人有時必須說謊、仁慈的人有時必須殺人)。因此,每一個品德都涉及實用智慧(practical wisdom),即對實際事務推論、判斷正確的能力。但這不是非常容易的事,需要不斷地學習及增進。

 以慷慨這個品德為例:是在正當情況下,付出正當量的正當東西,基於正當理由,給予正當的人。「正當的量」指的是「我可以負擔的量」,或「我可以給予但不會剝奪別人的量」。並不是「我把錢包裡的錢都掏光」叫慷慨。拒絕被剝削,不是吝嗇或不慷慨;慷慨不會要求我們去幫助那些懶骨頭,也不會要求我們援助揮金如土的人。

 品格涉及一個人的價值、選擇、欲望、利益、期望及情感,是複雜的,因為它不只是以某種方式行動,因此一旦具備就會很堅定。所以品格特點的改變是一個很深刻的改變,這是一種持續、累積的變化,這樣的改變可以慢慢地發生。

 當代學者指出,品德代表一種處理生活處境的能力。生活處境是外在、無法控制的因素,如出生背景、性別、長相、及所有受運氣影響的東西。生活處境即生活的材料,能否善用材料才是決定生活品質的關鍵。有品德才能有智慧、適當地使用生活的材料。例如,好食材與會做菜是兩回事,好食材給不會做菜的人會被蹧踏,會做菜的人還是可以把不好的食材做出美味料理。

何謂幸福?

 
   
 幸福是什麼?評斷幸福的標準為何?當代學者表示,幸福有主觀與客觀標準之分。

 主觀標準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皆是獨特的,依照每一個人的能力與成長環境為標準,衡量他的理想生活方式。只要一個人達到為自己設定的生活目標,他的生活就是幸福的。

 主觀標準的另一個意義是,幸福是由自己主宰。幸福不是別人給予的,每個人必須自己創造幸福。事業有成的父母給孩子大筆金錢、豪宅、名車,無法因此換得孩子的幸福,反而使孩子養成好吃懶做、好逸惡勞、不懂感恩、依賴性,甚至不懂得生命的意義,且在別人眼中更找不到尊嚴,許多富二代就是這樣的情形。如果錢是自己努力賺來的,生命就會感到充實與光榮。所以,塞給孩子所有外在的東西,不等於塞給他幸福。換句話說,沒有人可以把幸福直接塞到對方手中,幸福只能由自己去創造。


幸福需要客觀標準

 


 每一個人都具有獨特性,因此理想的生活方式不同。但是如果一個人沒有達到他可以達到的理想,只是「自我感覺良好」或「自欺欺人」,仍然不算是幸福。舉例來說,一個人天生盲眼,如果問他「有一天可以重見光明好不好?」但他說「不好,我不覺得重見光明有好處。」我們一定會覺得他瘋了。因為身為人,眼睛能看到東西是一件好事,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具有客觀標準。

 換句話說,幸福需要滿足某些「客觀」、「公認」的基本人性標準。為了要存活下去,必須滿足人類基本生理需求,譬如:避免痛苦、飢餓、死亡等,這些是從「生物性」的角度,衡量幸福的客觀標準。

 另一項客觀標準是從「社會性」來判斷幸福,「社會性」表示要與他人互動,與他人互動就會牽扯到道德,由此可見道德與幸福的關聯性。

 從個人生活的角度來看,一個人的幸福,雖然由自己設定生活目標,但其內容仍包括與他人之間的相處,譬如:得到他人的肯定、尊敬、關懷與愛。如果一個人活著,覺得自己活得很快樂,但沒有受到肯定、尊敬、關懷與愛,就不算是幸福。人具有社會性,生活上需要朋友才是幸福,而建立真正的友誼需要品德,所以從個人生活的角度來說,品德是幸福的一大關鍵。

 此外,以社會生活與制度的角度來說,沒有人可以離群索居過日子,在一個比較不道德的社會,一個人有可能獲得幸福,但幸福的機率比較渺茫。相反地,如果活在一個美好、互信、有品德的社會,要獲得幸福的可能比較大。所以,社會是否有品德,影響個人獲得幸福的可能性。

幸福與品德的關係

 


 一般人將幸福等同於明顯可見的東西,譬如:快樂(追求感官快樂)、財富或榮耀(追求榮耀是膚淺的,因為它依賴他人給予,幸福的善不易被人取走),這是錯誤的見解。亞里斯多德認為,充分實現人的功能就是幸福,而人的特點就是理性,所以過理性的生活才是幸福。

 亞里斯多德認為人跟動物最大的差別,在於人有理性,如果人只會過著趨利避害生活,與動物沒有差別。只有人知道對自己不一定有利的事,若對別人有利,仍會去做。此外,有理性的人不會只想一時「今朝有酒,今朝醉」,想的是一輩子。

 幸福與品德最為密切相關,品德就是理性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結果,所以根據品德而生活,適當地擁有外在的善,且要持續其完整的生命度過這一生,就是幸福人生。所以思考幸福要用一生、生命作為一個整體。

 雖然快樂不等於幸福,但是幸福包含快樂。積極過有品德生活的人一定是快樂的,因為品德是一種享受,有德者樂於從事品德相對應的行為(譬如:樂善好施)。所以快樂不是幸福的副產品,幸福生活本身就包含快樂。

幸福人生三要件

 一個人要過幸福人生必須具備三大要件:身外之物、與重要他人的關係及合宜的社會,而品德與這三大要件息息相關。

 幸福生活需要適度的金錢、衣物、房舍、權力等身外之物,以滿足生物性需求。但是關鍵不在身外之物的多寡,在於如何處置,而品德正是適當處理的方式。除了物質需求以外,與朋友、情人、親人等重要他人的關係,也是決定幸福的因素。擁有良好的品德,就能與重要他人維持良好的關係。此外,朋友有難,使我們心急如焚;情人受傷,使我們痛心;親人生病,使


我們著急難過,這是人類社會性的基本需求。可見重要他人的福祉影響我們的幸福,而維持他們的幸福需要有合宜的社會。

 人類是群居生活,生活在缺乏正義的社會,很難獲得幸福人生。生活在合宜的社會,個人幸福則比較有保障。合宜的社會需要具有品德的公民,因為外在法律只是治標不治本,且制裁成本太高。最重要的是,執法的是人,最終還是要回歸道德層面。

結 論

 任何一個有遠見的父母,一定把孩子的品格當成比成績重要。如果父母忽略孩子的品格,將來孩子行為不檢,父母會為他擔一輩子的心。給孩子魚,還是教孩子釣魚?擁有「良好品格」就是無形的財富、而無形才能持久:具有良好品格的人較容易得到別人的信賴及幫助,且容易交到真正的朋友。所以具有良好品格的人,才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真心關懷、相互扶持的喜悅。然而,這種人會不會比較容易吃虧?如果從人生整體來看,有品德的人可能在短期內不利,但是長期來看一定有利,俗話說:「吃虧就是佔便宜」,就是這個道理。

 有學者指出,道德知識不像數學,不是進入講堂就能獲得,且在年輕且缺乏生活經驗的人身上找不到。即使一位青年人是數學或科學或股市天才,且已經上過規範倫理學,也不容易擁有道德或實用智慧。缺少人生歷練的人,很難體會一個簡單的生命道理,因為道德情境時常是複雜,且需要經驗、判斷,也就是需要道德智慧,這只能靠生命經驗的累積。所以生命中的考驗、挑戰、挫折、失敗,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如果用一生來思考,也許一時的挫敗,換得的卻是一生的成功!

 品德不只是個人的無形財富,更是台灣目前無形的國防。絕對比有形的武器更有效,因此,提升每個人的品德,才是我們未來的希望。

< 回前頁

 

首頁

台灣創價學會Facebook
創價藝文Facebook
創價新聞電子報

關於創價學會

便利專區

台灣創價學會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2014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TEL:(02)2888-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