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訊息  | 創價新聞頭版 | 創價電子新聞
線上影片 | 給新朋友 | 目錄(網站地圖)
首頁 > 創價電子新聞  
 
依關鍵字搜尋文章:
2015-09-25 發布 「法華經」的精髓 —讓萬物發揮價值(松岡幹夫教授)
 

=
「法華經」的精髓
—讓萬物發揮價值
=






◎文/松岡幹夫
   東日本國際大學教授


   
 
   

 東日本國際大學教授松岡幹夫於8月16日應創價之邀來台以「法華經的精髓—讓萬物發揮價值」為題,從『法華經』思想為中心探討佛教蘊含著使人們獲得幸福的諸多啟示,本報特別刊載,以饗讀者。。

有關大乘非佛說論爭

 針對大乘佛教並非由佛陀所說之「大乘非佛說」論諍,提出個人的見解。

 在當今佛教學者之間,對於大乘經典「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涅槃經」等,從文獻學來看,這些經典都是後世佛教徒所作之論說,幾乎已是定論。因此,有學者主張,佛陀就是釋尊實際說法雖僅在佛教流傳初期,就代表佛教的本來教示。

 然而,就算釋尊說法僅只於初期的佛教經典,釋尊入滅後,釋尊的教義,藉由背誦方式相傳,到某一時期,因出現巴利文而使經典文字化。因此可推想大乘佛典也是相同的成立過程。在此情況下,兩者間的差異僅只是時間的長短而已,因此佛說到何時、何時開始為非佛說的議論,就幾乎沒有太大意義。

 此外,以佛教觀點來說,堅持將「存在」進行區分是種迷惘,在本質上就是種錯誤。若以無區分、不執著的觀點來看,釋尊的存在就不限定在生於西元前五世紀的印度國裡的一個人,釋尊並非只有一位,釋尊的諸多弟子是釋尊、於後世著作大乘佛教經典的也是釋尊,因此我認為大乘佛教為釋尊所說之論點,並無任何不當。

 簡單地以後世的大乘佛教徒與釋尊是完全不同個體此一觀點而將兩者作區分,這是站在學問理論,而非佛教理論。佛教的理論是「矛盾卻又一致」,因此,釋尊與弟子「雖不同卻又相同」,大乘佛教將這理論稱為「即」或「不二」。

 基於佛教的這種獨特理論,可以推論大乘佛教信徒是因自覺自己與釋尊是一體,因而開始製作經典,或許有些可能是自古流傳的內容、或是在冥想的神秘世界中聽到釋尊說法等,這都是因為弟子們皆有自覺自己生命奧底與釋尊直結而著手製作的。

 
   
 「解脫」與「空」的境界自由自在

 佛教修行的目標在於「解脫」,亦即經歷輪迴,脫離痛苦世界的意思,總歸來說就是遠離凡塵。但如此一來,會讓人誤解佛教修行者不需煩惱社會問題,佛教本來就不需與世俗有所關連。

 然而, 從釋尊直接說法的『經集』或是『法句經』等佛典當中,說示要慈悲地對待所有有生命的生物,此外,釋尊在自身修行的心得中,提到要歸依自己,要成為自己的主人。

 從釋尊這些如同人生論的教示來看,想要脫離凡俗,尋求平靜安穩的佛教理想,是根本的錯誤。再者,釋尊雖曾引用當時印度宗教的理想概念「解脫」,但實際是想教示弟子要度過積極的人生。

 在此,再次將焦點轉向大乘佛教,可以發現大乘佛教作為真理的「空」,其實是有其積極性的存在。透過閱讀「那伽阿順那」,中國稱為「龍樹」著作的「中論」,了解到「空」並非虛無的意思,更可說,「空」是使任何事物得以成立的力量。

 也就是說,「空」的概念其實是含有非常積極的意義。我發現若徹底「一無所有」,反而會出現正面積極的一面。

 有關「無」,舉例來說,有一個空杯子雖然杯中無物,請試著將其想成「一切皆無」,如此一來,非有非無,當你腦中想到一切皆無時,就已超越了有或無的境界,一切將會自由自在。重覆不斷地否定,變得無法區分有或無。

 然而,若將萬物定為「非有非無」,卻也並非正確。只能講有也自在、無也自在、脫離有無也自在、貫徹有無也自在。徹底無的境地是自由自在的。佛教裡所說的解脫、空的境地其實就是指自由自在的意思。

 佛教教示讓萬物發揮價值

 
在一切自由自在的世界裡,可說是一切都是沒有實體的空、也可說一切都在變化之中的有、也可說一切都是中道的真實。我在近幾年的研究中,特別重視「一切都是中道的真實」,提倡「佛教教示讓萬物發揮價值」此一觀點。
 倘若世上的一切都是真實的話,世上就沒有任何無意義、不被需要的東西。無論怎樣的人、動物或植物,甚至是路邊的小石頭,所有都是宇宙真實的呈現,是無可替代的存在。因此,不應該用自己狹隘的想法來判定那個不行或是這個比較好,而是要以如天空般寬廣的心,讓萬物發揮其價值,這才是佛教家正確的生存之道。
 提出「佛教教示要讓萬物發揮價值」此一觀點,我並非第一人,而應該說,這是佛教本身就具有的根本思想。例如「緣起」這個詞語,在大乘佛教中有相互支持的意思,這正是代表相互使其有所發揮,亦即讓萬物發揮價值之意。此外,有關「慈悲」此一佛教用語,含有拔苦與樂之意,這也是要讓萬物發揮價值的教義。


教示人們要享受人生

 
   
 以佛法讓萬物發揮價值的教義作為重點主題,正面展開教示的經典就是《法華經》,法華經正是能「讓萬物發揮價值」的經典。

 明示「法華經」世界觀的經文是「娑婆即寂光」,娑婆是忍耐的意思,是指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寂光是佛居住的理想世界,也就是寂光土。「娑婆即寂光」,是教示我們,痛苦難忍的娑婆世界其實就是清淨、安樂之佛的世界。

 我們身為人,終有面臨死亡的時候,無論是富有或貧窮、有名或無名的人,最終都會面臨痛苦、死亡。釋尊教示,人生就如同被帶到屠宰場的家畜。而且,在世的時候,還會遭遇病痛、貧窮、工作不順遂、甚至是家族間的鬥爭、受到蠻橫不講理的人、被捲入戰爭、因地震或颱風而失去家園等,只要活著都會面臨這些苦痛,我們就是生活在這樣的娑婆世界。

 釋尊在初期經典中說示:「如果覺得痛苦難耐,不如來世就不要再出生在這個世界。」永遠脫離俗世是當時印度聖者的目標,釋尊為了讓只想在現世享受快樂的人們覺醒,而引用當時印度提倡脫離俗世的思考。然而,佛教的根本思想在於「讓萬物發揮價值」,若基於此觀點,就算處於充滿痛苦的世界,只要有心,一切都能有所轉變,成為佛的境界。因為佛無論處於任何環境,面臨何種境遇、遇到任何人都能使其發揮價值,自在地享受人生。釋尊在初期的佛教經典「相應部」,說示「無論是居住於村落、森林、低窪地或平地,只要有尊貴的人們居住,就是快樂的境地。」教示弟子要有享受人生的境界。《法華經》將此教示為「娑婆即寂光」的思想。

 或許我們會覺得釋尊主張只要心念一轉,娑婆世界就會變成寂光土,以達觀的想法來看充滿痛苦的世界,就不用努力改變環境。但其實並非如此,佛教將心的世界及環境的世界看作是一體的。《法華經》的哲學,將其稱作「依正不二」,因此,只要一念改變,環境也會隨之改變。只要我們的心想要讓萬物發揮價值,所處的環境及世界就會自然地成為樂土。這貫徹信仰法華經的日蓮向當權者提出「立正安國論」,主張以佛教思想實現和平社會。但傳統佛教家對於社會改革較無關心,我認為是因為他們只重視心的世界,沒有真正理解心的世界及物質的世界是不二的。

 說示宇宙生命的法華經思想


 
   
 國際創價學會以讓萬物發揮價值的《法華經》教義為根本,以實現社會繁榮及世界和平為目標,作為活動宗旨。所有會員國的會員,都以作為一個好市民,持續地努力對社會作出貢獻,在這當中,台灣創價學會可說是各國的典範。

 創價學會員對社會貢獻的原動力來自信仰的力量,也就是生命力。在創價學會的思想當中,能讓萬物發揮價值的主體者,唯有生命。生命本來就是自由自在,擁有能讓一切發揮價值的力量。

 國際創價學會池田大作會長在其著作《法華經的智慧》第一冊,有以下觀點:

 「生命能令人感到不斷變化,如同滔滔巨流。」、「它既非液體、亦非靜物,如同虛空。」、「既是無限的大宇宙,同時也是小宇宙。即無數的
生命體;不但一直生動地變化流轉,也是一個永遠常住的巨大生命。我們將這種儼然存在宇宙生命稱為『佛』或『妙法』。」

 內容雖然較為艱深,池田會長洞察出無限地持續變化的宇宙根本,就是生命。所有現象,都是宇宙生命的展現。

 佛體現這不可思議的宇宙生命,說示萬物的根本就是自己本身的存在。對於佛而言,每一個人、高山、河川、大海等所有一切都代表自己本身,無法割捨掉任何一部分,因此,唯有讓萬物發揮價值,與大家一同獲得幸福,別無他法。只要能領悟到宇宙的根本生命,就能找到讓萬物發揮價值的生存之道。

 再者,宇宙生命當體的《法華經》闡述: 信仰妙法的人能與佛同樣地與萬物的根本一體化,讓萬物發揮價值。只要擁有法華經的信仰,無論是誰都能讓萬物發揮價值,這是創價學會的思想所在。

 創價學會的「創價」,即是「創造價值」之意,再進一步思考,其實就是「讓萬物發揮價值」的別名。這是讓萬物發覺本身所擁有的價值之「創造價值」。因此,兩者的意義是相通的。

 「創價」是創價學會牧口常三郎創會會長皈依日蓮佛法時,為了與實際社會結合,他提出教育理念中的關鍵字,不可思議地,正好與法華經教義相契合。

 「諸法實相」的人生論

 法華經的中心思想,在現代的意義為何?我想從法華經方便品中「諸法實相」思想加以論述。

 首先,思考諸法實相與人生論的相關性。

 諸法實相的諸法是指所有的現象,實相是真實的真理。也就是說,教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面對的現實,就是真理的世界,說示這個道理的就是諸法實相的教義。我們有時容易遠離現實、或是鑽牛角尖地思考現實的背後是否還有其他真理,但是法華經並非如此,法華經教示我們厭惡現實是錯誤的,因為現實是如實的最高真理。

 現代人較不擅長自我控制。雖說與以前的人相比,現代人自由許多,但真正的自由是指能夠自由自在地使自己行動。若無法自我控制,就不是真正的自由。但實際上卻經常無法達到。例如想與對方友好,卻發生爭執。想笑卻笑不出來。想努力卻做不到等,因為這樣而對自己感到厭惡的人,似乎不少。

 但是,若對照「諸法實相」的教義,其實沒有必要厭惡自己。原原本本的自己,是最美好的。容易生氣的人,會成為有正義感之人。不擅長笑的人會成為誠實之人。不懂得如何努力的人,在週遭就可以發現幸福。只要自覺自己的尊貴,只要真正地喜歡自己就能成為這樣的人,這就是法華經的教示。其實,與自己本身友好就是自我控制的第一步,由此開始進而成為不生氣的自己、會笑的自己、可以努力的自己。

 在法華經的各種譬喻中,有不知自己家世高貴的男子、沒能發現自己擁有珍貴寶物的貧窮人、失去本心的孩子們。這些都是因為不知自身尊貴的不幸之人。佛對於這樣的人們,教示他們去發現與生俱來的優點,其根本就是諸法實相的思想。現實就是最美好的,要喜歡原原本本的自己,就是諸法實相的人生論。

 超越意識形態

 
   
 接著,針對諸法實現與政治問題的關係進行探討,第一、我認為應要「超越意識形態」,如此一將能如實地將崇高的理想實現在政治上。這是以諸法實相為根本的政治哲學之基本。無須拘泥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或是特定的政治意識形態。法華經的序論《無量義經》說示:「無量義者,從一法生」,所有一切都是由唯一的真理產生。因此,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君主制等一切都是出自一個真理,無論何種意識形態都能發揮價值。並非一昧地批評一個國家的意識形態,而是要善用該國的意識形態,實現崇高的理想。跳脫意識形態的爭論,我將之稱為超越意識形態。

 若將目光放眼國際社會,可以看到各種不同國情及社會制度。國際社會中,也有因為大國沒有考量實際情況,以本國的理想做為標準來規範其他國家,因此發生國際社會的不和睦。如同這般「想改變現實的理想主義」,容易導致文明間的衝突。相反地,法華經教示我們尊重每個國家、區域的現況,擴大利益、並改善缺點,漸進式地推動改革。依各國、區域的實際情況,去思考如何實現理想,也就是「因應現實的理想主義」。

 現今,經常聽到有人在批評將美國型的民主主義套用到其他國家,其實是文化的帝國主義。例如,有人主張若將歐美型的民主主義帶到擁有將近14億人口的中國,是無法發揮功效,若是賢明的人,一定會先考量中國原有的現實情況。

 有關推行諸法實相的政治哲學最能發揮效能此一觀點,我要要介紹池田SGI會長與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博士的對談內容。

 池田先生談到:「關於應採取什麼政治體制,我認為要根據國家的民族性、教育程度、國際條件、經濟發展現況等,來採行最適合這個國家的體制,才是正確的。但是,當國民生活在知識、經濟方面達到高水平時,究竟採哪種體制最理想?首先就現在來看,大部分人都認為民主主義是最接近理想的體制。

 在現今社會,民主主義應是最令人期待的政治體制。但要全面將民主主義在各國強制推行是行不通的,應由各國依照國情,有主體性地選擇最適合的政治體制。

 池田會長早在1970年代就開始提倡要以法華經為基礎,超越意識形態、施行因應現實的理想主義等思想。池田會長不單只是提倡,他也親自展開行動,超越意識型態,廣泛地推動民間外交。池田會長與信仰不同宗教的西方識者,及舊蘇聯、中國等共產主義國家展現友好,在國際間受到肯定。池田會長透過自身行動證明了「法華經能讓萬物發揮價值」的理念並非夢想。

 人本主義的政治

 


 然而,在提倡「因應現實的理想主義」、「超越意識形態」的論點時,誰才能讓現實裡的政治意識形態發揮價值?是政治家?還是哲學家?或是宗教家?若從《法華經》的理念來說,答案是以上皆非。因為能讓萬物發揮價值的自由自在境地,是只有佛才能擁有的不可思議境地。而《法華經》教示每個人都是佛。並非從底層升到上層才能成佛,而是身為平凡之身的每個人本身就是佛。因此,原原本本的人、廣泛地說就是民眾,民眾是真正的佛。因此,優秀的政治菁英若能自覺本身就是民眾的一人,就能推進讓萬物發揮價值的政治。

 《法華經》當中, 釋尊將未來弘教的使命託付給地涌菩薩,地涌菩薩是釋尊真正的後繼,與佛有相同的威嚴。但地涌菩薩並非從天空飛舞而降,是從大地湧出,有六萬恆河沙多。法華經裡生動地以民眾化作如佛的尊貴菩薩群像,來描繪地涌菩薩從地涌現,說明地涌菩薩並非特別的存在。在未來世弘揚法華經,讓萬物發揮價值,向世界傳遞幸福及和平的使者,就是扎根在大地,擁有自覺的每一位民眾。我認為這是法華經傳遞給人們的啟示。

 


 從以上的觀點來說,可看出《法華經》教示我們民眾要有主體性地讓政治意識形態發揮價值。因為原原本本的人,遠比起崇高的理念、深奧的論點更為尊貴。如此的「法華經思想」,池田會長將之稱為「人本主義」。

 1974年秋天, 池田會長前往舊蘇聯訪問,在克里姆林宮的辦公室與當時的柯錫金總理會面。當時,柯錫金首相問池田會長「您根本的意識形態為何?」池田會長回答:「和平主義、文化主義、教育主義,而其根本是人本主義。」其實柯錫金所說的意識形態,是指當時東西方的兩大意識形態「自由主義」及「社會主義」,他想試探池田會長屬於哪一陣營,但沒想到池田會長並未回答是「自由主義」或「社會主義」,而是提出兩者皆認同的和平、文化、教育,並明示其根本在於對「人」的忠誠。

 池田會長所講的「人本主義」,通常是不會與意識形態相提並論。因為並非民眾必須去遵循意識形態,而是要由民眾主導意識形態。以民眾為主體表達信念,池田會長將之稱為「人本主義」。「人本主義」不以意識形態為中心,是超越意識形態的民眾信念。此一觀點,剛剛所介紹的湯恩比對談中,池田會長明確地談到:

 「當然,不能說任何體制都一樣,而最重要的是,使最大多數人在任何時候,都能掌握主導權,使體制服從於大多數人,一定要確立這個立場。」

 池田會長主張民眾本來就應站在領導政治的立場,民眾是體制的主人翁。無論是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只要制度制定後大家就必須遵從,這是社會的規範。社會要安定,人們就必須要遵守規則。但是回到根本,制定、使用規則的主體是人,是人依據人們需求而制定的規則,並非先有規則才有人。這個根本原點,決不能忘記。明示此一重點的就是以「讓萬物發揮價值」為根本,闡述人本尊嚴的《法華經》,以及如同池田會長般的《法華經》實踐者的聲音。

 


 只要自覺一切的原點在於「人」, 就不會執著於爭論「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等意識形態,進而善用每個意識形態的特質。運用智慧,思考要如何使其發揮價值,這個行動本身就是正義》的展現。自由、平等並非正義,智慧才是正義。人本主義的政治是智慧的政治。

 在這當中,池田會長經常說的「政治是技術」值得深思。在施行讓萬物發揮價值的人本主義政治之際,最重要的是要有智慧的技術,因為就算有知識,卻沒有運用知識的智慧,一切都將無法發揮。當然,前提是要對人類有愛。我認為人本主義的政治須由擁有綜合能力、秉持以人為本理念的優秀政治家來執行。

 總歸來說,再次強調《法華經》的精髓就在於讓萬物發揮價值。這一部流傳自約2000年前《法華經》,能讓生於現代的我們,學習到寶貴的人生論、政治論。

< 回前頁

 

首頁

台灣創價學會Facebook
創價藝文Facebook
創價新聞電子報

關於創價學會

便利專區

台灣創價學會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2014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TEL:(02)2888-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