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訊息  | 創價新聞頭版 | 創價電子新聞
線上影片 | 給新朋友 | 目錄(網站地圖)
首頁 > 創價電子新聞  
 
依關鍵字搜尋文章:
2015-11-03 發布 腦與生活 脫離孤島掌握性情(胡海國教授)
 





   ◎圖/邱柏瑜
  
 從媒體的報導, 我們可以發現孤島現象是台灣社會愈來愈普遍的社會場景。孤島現象主要有二種類型:一、緊閉自己家門,不跟外界互動往來,這是家庭孤島現象;二、個人關起自己的心扉,形成個人孤島現象。

心境封閉與人少互動
沮喪時易走上絕路


 所謂的孤島現象, 就是跟別人沒有互通。以個人而言,就是個人將心境封閉起來,跟家人、朋友、同事、同學少有互動。家庭孤島往往是家庭中的成員共同承擔他們的生活困境,很少跟親戚、鄰里互動。這種孤島現象使得當事者身陷困境中,卻無法得到必要的關懷,其最嚴重的結果往往造成令人遺憾的悲劇。例如,個人孤島現象可能導致個人結束自己的生命;家庭孤島現象可能會發生其中的母親、父親或父母親帶著子女走上絕路。

 下面舉出一位臨床上的孤島案例。一位30歲的女性病人,述說她每天都睡不好覺、體力很差,體重持續減輕。她覺得家庭生活非常困難,內心痛苦,也不方便跟親朋好友敘說,甚至有種讓她很不輕易說出來的想法,就是計畫帶著孩子一起去死。顯然,她的生活呈現出一種家庭孤島現象。據她陳述,她的公婆思想傳統,而她覺得小家庭要自我經營才對。然而事與願違,五年來的婚姻與家庭生活中,公婆對她的家庭介入得很深,從生孩子到養孩子,連帶丈夫的生活起居似乎都要在公婆的掌控下做安排。她雖然很努力地經營婆媳關係,希望做到讓自己跟婆婆像母女般親密,不過總是動輒得咎。日子久了之後,她覺得丈夫只聽母親的話及安排,心裡愈來愈不是滋味。原本生性就容易敏感、緊張的性情,在這種微妙的情況下,勾起對丈夫感情穩定度的擔心,唯恐將來有一天孩子沒有了,丈夫也離開了,自己的人生要怎麼走下去?她內心深鎖,覺得這些事情,怎麼可能跟朋友、同事講,又覺得,講給娘家父母聽,只會增加父母的擔心與困擾。在這種孤島情境中,自然就想到,與其讓孩子未來過著不幸的生活,還不如現在就帶著孩子一塊兒了結。

不向他人透露自身煩惱
形成個人及家庭孤島現象


 精神病理學的觀點來看: 病人的性情顯得過度緊張,容易敏感, 對事情常有追求完美的傾向,她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不安全感。在她對周圍的理智性觀察( 智觀面) 中, 她對公婆的介入,本來以為公婆是在幫忙照顧她的家庭,後來警覺到家裡生活的經濟面及生活行程的安排,好像很明顯都受到公婆意見的影響。尤其是婆婆的一句話「兒子的家就是我的家」,看出她與公婆之間的價值觀有明顯的落差。

 在她的行為層面上,她一直力求表現,想要得到公婆的信任,但卻是感受到強烈的挫折,甚至喪失自己存在的價值,她感受到自己做為妻子、母親的角色被虛無化了。這種心境及現實的交織,使她產生對公婆的怨懟及潛在的生氣。另一方面,因為這些家務事都是讓她覺得很丟臉的事,為了不讓娘家父母親操心,她不能平心靜氣地把困難透露給父母親知道,更不敢在同事、朋友間提起自己的困難,於是明顯地形成個人孤島現象。



化解孤島現象
掌握性情 恢復腦力


 
從精神樂活的觀點來看: 病人最需要的是能化解她的孤島現象,讓她能以平常的心境,可以向他人述說,得到必要的支持與協助,或是讓她能在適當情境下跟公婆有所溝通。這就好像是搭起一座跟陸地銜接的橋樑,使她在人生的海上孤島現象得到必要的支撐或通路。

 另外,就是要能夠自我警覺,了解自己性情一向過於緊張、敏感,對自己性情多加掌握,也就是要讓疲乏的腦力得到充能,並增加腦的彈性與耐受度。如此,才可能穩住生命的陣腳,使她的理智性分析(智觀)能力得以施展,使她一步步建立起與丈夫互動方式,及與公婆互動的管道。也可以因此增加她對孩子照顧的效能,使自己感受或肯定對孩子盡到做為母親的角色,而滋長人生的成就感。如此,她就可以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建立自己小家庭的穩定性、信心與成就感。理想的話,她還能兼顧公婆的傳統價值觀及為自己小家庭負責的現代價值觀,可以達到皆大歡喜的精神樂活情境。


化解價值觀衝突
逐步建立樂活人生


 從心腦操練(治療)的觀點,我對這位病人有以下幾點建議:

 (1)病人需要有一個能包容她傾吐困擾、抒解人生迷途的管道或場景,也就是需要有可以信任的朋友、家人或治療者,在她覺得安心、受呵護的場景下,讓她吐露她那逐步邁入人生海上孤島現象的心路歷程。
 


 (2)鼓勵病人接受精神科醫師規律的門診治療,使用一陣子足夠劑量的抗憂鬱及抗焦慮藥物,以化解她重度憂鬱症的精神病理。

 (3)病人要有充足的睡眠,足
夠時間的體力休息,建議她在短時間內需要服用一些助眠藥物,同時白天不要安排太多活動,使她能從容過日子。

 (4)鼓勵病人本人、或是由療人員向病人丈夫及公婆說明,讓他們瞭解病人目前的精神功能狀態需要多休息,儘量避免會觸發病人過度焦慮、不安與負擔的生活安排。

 ( 5 ) 病人要切實操練足定氣靜腦基本操練法(精健道,第2道,註1),讓她在治療的過程中學習自我掌握過度緊張、容易煩惱所引起的腦力過度負荷,使她能保持腦力,逐步恢復腦的彈性,避開無謂的腦力消耗。

 總之,病人所經驗到的困難,在少子化的台灣社會並不是少見的案例。公婆介入小家庭,引起傳統與現代價值的衝突,顯然容易使性情一向緊張、敏感的個案逐步形成社會中的個人及家庭孤島現象。從個案的觀點來看,如果能及早認清自己偏敏感的性情, 能及早對自己的性情多加掌握,不致於因過度緊張、敏感而延伸那種幾近完美、不切實際地渴望公婆對她的完美獎賞,使自己的理智性運作不被淹沒。如此,或許可以在婚姻生活中逐步化解價值觀的衝突,避免個人與家庭孤島現象的發生。對於已經形成孤島現象的人,也可以根據上述方法,在親人的支持及安慰下,在專業精神科醫師治療中,逐步進行築腦、築心與築我的心腦操練(治療),當可順利脫離已形成的孤島現象,而逐步追求精神樂活的人生境界。

註1:胡海國:精健道。精神健康基金會(網址:www.mhf.org.tw)出版。台北,2010年二刷

< 回前頁

 

首頁

台灣創價學會Facebook
創價藝文Facebook
創價新聞電子報

關於創價學會

便利專區

台灣創價學會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2014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TEL:(02)2888-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