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訊息  | 創價新聞頭版 | 創價電子新聞
線上影片 | 給新朋友 | 目錄(網站地圖)
首頁 > 創價電子新聞  
 
依關鍵字搜尋文章:
2016-03-04 發布 從創傷到復原 災難心理創傷處理守則:注意處理焦點和順序(唐子俊醫師)
 

=
從創傷到復原
災難心理創傷處理守則:注意處理焦點和順序
=


                                                                             ◎文/唐子俊 醫師    
     唐子俊診所院長
    


  從我和團隊多次救災經驗中,曾經協助許多受災者從身心創傷中恢復。從初次加入救災行列,自己在滿目瘡痍和充滿粉塵的的環境,看到許多救災者處於急迫及不捨中。經歷多次參與救災,從受災者身上及救災經驗中不斷學習修正,雖然學習的內容是來自於許多
   
  ◎圖/詹庚旻
人慘痛的記憶和經驗,但卻是寶貴且值得珍惜的。希望藉由整理這些大規模的規劃,快速且有效介入的經驗,以及長期追蹤的心得,作為後續處理心理創傷及安置協助的人員,盡快切入重要焦點,協助受災者快速進入恢復歷程,作為進入復原期的準備。

災後心靈重建工作重點


 綜觀全球自然災難的救災經驗,由於近年來全世界大自然災難頻傳,國內也出現風災、海嘯、地震、山崩以及氣爆等,在多項大型災難,從艱困救災環境中完成的研究,均指出暴露於重大自然災難,無論在即刻、短期以及長期,身心健康均會受到很大影響。其中即刻及短期的影響,主要是造成了極度害怕甚至生命受到威脅。然而自然災難長期後續的影響,則是面臨家人死亡,失去住所及財產,失業及後續善後工作, 耗竭人力物力及精神。所以不同階段的工作重點有所不同。

重大災難
對身心健康的主要影響
 
   

 救災不能盲目一窩蜂, 需要參考之前救災經驗做為借鏡。要累積經驗傳承,需要參考相關經驗的實證研究。一般來說,由於從事災難研究相當辛苦,很少可以累積到最客觀嚴謹的資料,例如不容易有適當的測量以及對照組。我們從研究方法上最為謹慎的大型災難追蹤研究,加上長年救災經驗一起整理和相互對照。國際權威期刊,針對重大災難對身心健康影響,詳細追蹤和比較,持續追蹤一萬人以上長達兩年,選擇適當對照組(災難發生核心區及周遭區域)加上長期追蹤。主要探討暴露重大自然災難後,身心健康會有哪些影響。結果發現:

 1.暴露於地震核心區域, 罹患精神相關疾病的機率為暴露於區域周邊的1.4倍高。

 2.核心區主要為憂鬱症、重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焦慮症、尼古丁依賴(菸癮)等精神疾病為主。

 3.即使未達疾病診斷標準,焦慮、憂鬱和菸癮症狀,災難核心區域也顯著高於災難周邊。

 4.此研究排除在災難前即罹患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家族史, 以及年齡性別等干擾因子,災難核心區域的精神疾病仍顯著較高,顯示此為介入優先重點。

 5.暴露地震和精神疾病的關連性,強度依序為:重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高於菸癮,再高於憂鬱症,最後為焦慮症。也就是說,與災難最相關為重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綜合整理加上之前救災經驗,幾項提醒如下:

 
   
 1.處理焦點需區分:即刻衝擊、後續長期衝擊;介入重點不同,資源有限,需善加利用在刀口上。

 2.災難核心區域優先,但周邊區域經由暴露和傳遞效應,也會出現身心問題。即使移居安全區域,症狀仍會在。

 3.適當篩選(焦慮、憂鬱、創傷症候群)十分重要。創傷前三個月介入,和超過三個月才介入,身心健康恢復情形會有顯著不同,越晚介入效果越差,後遺症也越大。

 4. 雖未達診斷強度,核心區域焦慮憂鬱症狀仍顯著較高,需以症狀嚴重度為篩選重點,而非以是否達疾病診斷來當作介入與否的判斷標準。

 5. 災難影響的共病性多(一人可能同時罹患創傷、憂鬱和焦慮),心理衛生介入方法需加以規劃優先順序,以及介入範圍。

 6.菸癮也會上升,這點常常會被忽略。抽菸增加也是個案調節情緒的方法,需要加以協助控制菸量及衛教,引導處理情緒而非增加抽菸量。

 7.創傷期過後,憂鬱期會出現,需注意自殺危險上升。

 8.如果個案之前就有焦慮及憂鬱診斷,病情會受災難影響而惡化,需要特別注意。

 9.老人及小孩,在諸多災難研究中,屬於脆弱族群,更容易有身心症狀。



重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治療與生活原則

 
   
 如果災區個案已經達到重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診斷,也就是症狀持續超過一個月,出現再體驗(如一再出現事件時畫面和身體驚恐感受)、過度警覺、逃避相關刺激等症狀,對生活及功能已經造成顯著影響,需要遵守以下原則:

 1.結合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的治療效果更好。

 2.根據多項大型研究,藥物對創傷處理顯著有效,尤其對於個案過度驚嚇、睡眠不佳及惡夢、認知功能下降(注意力、記憶力下降),因而無法接受心理治療,藥物可以快速協助個案進入穩定狀態。

 3.對於部分個案無法排出時間和空間接受心理輔導,需要投入重建,卻又為身心症狀所苦,藥物可以有效治療。

 4.多項研究顯示,創傷經驗會造成部份情緒調節基因被關閉,導致長期情緒無法回復正常,也會引起身體長期發炎反應,造成心血管及大腦記憶受損長期後遺症,不得輕忽。

 5.雖然有很多心理學派有針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做治療,國際多項救災研究發現,暴露和減敏感療法(認知行為、動眼減敏感等),仍然是最多研究證實有效的心理療法。我們介入多項救災工作,實證研究發現亦符合國際研究結果。應考慮優先使用這些療法,讓救災人員平時即熟練此療法及原則。其他實證研究較少之療法亦可參考,但須受過適當訓練。創傷個案很敏感,不當訓練下介入,常常會有二次傷害,讓個案更不願後續其他人員協助。

 6.每個人面對症狀與問題的準備度不同,即使是一家人,處理創傷程度和減敏速度也不同,需要尊重個案,給予個別化處理,不要因為部分的人已經恢復,就要求所有人不該再有情緒。

 7.團體心理治療可以在最接近現實情境下,做人際及情緒修復,也是很好選擇。然而需同時有較多受災人參與,常常是一大挑戰。

 8.重大壓力後,容易引發焦慮及憂鬱體質,並非自我調適不佳,若出現焦慮及憂鬱症狀持續無法消退,需要規則接受適當治療。


結語
   
 
   

 救災是亟需消耗身心及資源的工作,短期及長期有不同議題,在資源有限下,需要聚焦在核心區域開始,短期聚焦在重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菸癮、憂鬱及焦慮症狀。中長期則需注意慢性憂鬱及自我傷害,以及創傷症候群慢性化等後遺症。一般而言,在急性期資源會大量投入,甚至過剩,但是長期則因為多方資源逐漸撤出,受災協助也逐漸減少,如何有智慧分配資源,則需要細心規劃。希望自然災難在有效的多元處遇下,傷害可以減至最低,復原可以最有效率的進行。


< 回前頁

 

首頁

台灣創價學會Facebook
創價藝文Facebook
創價新聞電子報

關於創價學會

便利專區

台灣創價學會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2014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TEL:(02)2888-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