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訊息  | 創價新聞頭版 | 創價電子新聞
線上影片 | 給新朋友 | 目錄(網站地圖)
首頁 > 創價電子新聞  
 
依關鍵字搜尋文章:
2016-05-20 發布 指點山川(王耀庭)
 



 
 
  夏一夫,(1927-),字玉符,生於中國山東棲霞市。少年時期曾師事遜清老畫家李荷生學習工筆花鳥。就讀師範時,師承鄭月波教授學習水彩寫生、素描、透視。1949年隨軍來台後,從事廣告、家具設計與蠟染繪畫創作。1978年後,漸次推卻業務而退休,全心投入山水畫研習。63歲時參與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之「墨與彩的時代性—水墨創新」展,獲創新首獎。畫作以枯筆焦墨技法,用細筆皴擦堆疊,營造出個人獨特風格。其畫是現實又不真實,略帶若干抽象,雖脫傳統筆法,又透著東方意境的畫面,鬱沈郁茂,令人觀後心生怡悅、清靜。
 一甲子以來, 畫壇風雲, 時流趨新,理念技法,窮極其變,光怪陸離, 無所不用, 以為形式之新,就是新。夏一夫先生飲譽於當今畫壇,已然多年,且其畫藝,尤以山水畫,獨具一格,佳評自在。這一「格」,又該如何說明呢?論畫不論畫法,而論形色的處理,成何種格調?新不在物換星移,而是化其舊,雖舊亦新,泥其新,雖新亦舊。夏先生的畫,至今不違初衷,一乃其舊,以自然為師,以心源為準。

 觀賞夏先生的畫,當然也會人各言其感受。對我而言,我不假思索︰「原來人間有此境」。欣賞夏先生的畫作,用不著玄理的解釋,山巒在望,草木蔥蔥,雲水流布,煙嵐飄渺,莫不入眼可以理會。然而,山川到處都是,何以先生的畫,有此「境」,此「境」引人入勝,又是如何?「境」有景又有情。「景」融合了西洋視野布影效果,呈現的是再現理性寫實的山川形象,畫裏看到丘壑、雲霧、草木,遠近高低,自然妥貼,可止可安,令人幾欲走進。另一方面,天光雲影,氣象暉陰,所形塑的山川之質,隱隱然有「光覺」於其中。這一番天地,呈現在畫面上,倏忽隱現,浩浩蕩蕩,無際無涯,天地悠悠,「畫境」展現了一份渺乎其不可窮的光之「幻」,這份「幻境」,發揮了畫趣,就引領觀賞者, 流連盤桓於畫作, 思起是真還夢。這就是「情境」交融,創作出「別有一番天地在眼前」。

 夏先生作畫,驅毫濡墨,他個人獨特的風格是「指點山川」。山巒樹石,雲影流水的描繪,基本上以「點」或「短線」為用。筆法「以點攢簇」,點點堆聚成層巒疊嶂。焦墨渴筆的點點皴法,我看猶如天工織錦,細穿密縷,鋪陳出多層次墨韻。墨韻時有灰黑漸層次序,時有陰白劇烈落差。明度之比對,相互烘托襯映,展眼點點蒼山,山風淨潔而輕拂宜人,遊雲捲舒而輕柔自在,浪濤清白流轉,林木疏平深密,無不移來心胸。畫裏墨陰對照虛白,烘托襯映之下,顯出山靈精神。山靈精神,本是筆下山山水水,形形色色景物的總匯。山靈精神,氣息是抽象的,抽象本無可繪,然而,畫出如幻似真的情境,山靈精神自然生成。

 畫家感物興懷,援筆象形賦彩,將千里大地籠於丈尺畫幅。這之間,畫於真山川的同與異,成了中國山水畫史上一個兩極問題。追求眼中山水,畫得像,一如宋代的寫實山水物象;畫不必像,追求胸中的山水,一如元朝山水畫的托情寄意。因托情寄意,重趣的極度發揮,難免背真離實。畫得真,是對景的轉達,畫得有趣,是對景的詮解。不依違於兩端,執中道行之。畫中人說,形神具備。意以為這是多數畫家所嚮往與追求的。夏先生的山水畫,亦做形神具備的追求。面對著夏先生的畫作,我進入畫中的一幕幕美景,這份愉悅,興起「何時共此登臨樂,指點山川與縱談。」


 
辟山 1993 水墨、紙本 36×56cm   陽光山野 1987 彩墨、紙本 55×67 cm
 
綠山(二) 1996 彩墨、紙本 27×24 cm   海浪 2012 水墨、紙本 27×48 cm


< 回前頁

 

首頁

台灣創價學會Facebook
創價藝文Facebook
創價新聞電子報

關於創價學會

便利專區

台灣創價學會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2014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TEL:(02)2888-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