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訊息  | 創價新聞頭版 | 創價電子新聞
線上影片 | 給新朋友 | 目錄(網站地圖)
首頁 > 創價電子新聞  
 
依關鍵字搜尋文章:
2017-03-03 發布 光和彩的遞變——流光溢彩」油畫典藏系列展
 


         ◎文/吳世全 台北市立美術館副研究員
 ◎圖/取自維基百科、創價藝文展畫冊

 一幅吸引觀眾目光的油畫,藝術家是如何透過光影彩繪,生動地表現出繪畫的主題及場景氛圍呢?本報特別邀請吳世全副研究員從西方藝術家對光與彩的角度,進一步介紹現今在創價新竹藝文中心展出的「流光溢彩-文化尋根 創價藝文典藏系列展」之作品。                        
 
  達文西《蒙娜麗莎》
 
  林布蘭特《夜巡》
 想想看! 假如在這現實環境中,沒有了「光」的話,會是發生什麼樣的狀況呢?首先眼前一片漆黑,再來無法體會到環境的實體空間、造型與色彩,和周邊的溫度。人的意志力會被影響,在意識上也會產生消沉,無所適從的舉態。因此「光」對世間和人類是如此重要,它帶來光明、希望以及溫暖,並且能讓我們欣賞到美麗的自然景致與事物。

透過光影變化烘托主題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Hegel,1770-1831)曾說:「自然不是藝術,藝術是心靈的結晶。」也就是說,需透過藝術家的心靈和技巧所表現出來的作品,方能表現藝術之特徵。於是,藝術工作者無不費盡心思, 磨練千錘百鍊的技巧, 創造出一幅幅令人讚嘆的畫作。「光」在藝術史上,豐富了作品五彩繽紛的畫面,藉此藝術家表現出多元的畫風和特色,亦形成知名的畫派,譬如:文藝復興興盛時期,最具代表性藝術家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曾對「光」有如是表示:「不要因為光影的變化,而影響造型,相對削弱其主題性。」所以為了讓造像清晰地呈現畫面,彰顯主人翁的高貴階級性,故減低光影變化的運用,而擷取「平面光」處理畫面的明暗變化,使得畫面平均皆顯亮麗,每個造型清晰、輪廓線明顯。這種具「理想性」的光,廣為古典的風格所運用,亦演化成為16世紀,西方繪畫創作上之風格。

畫家展現對光獨特表現性

 
但是以上對「光」單純的表現,並未受來者的青睞, 1 7世紀荷蘭的藝術家林布蘭特(Rembrandt,1606-1669)反而是運用劇場式舞台燈光的效果,以聚光投影方式,聚焦於主角上,其餘則隱藏在昏暗之間,以突顯主題性,淡化了次要主題。這種「聚光法」的表現形式,形成林布蘭特個人對「光」獨特表現性的詮釋,並使之永垂不朽。
 同時間,有個法國藝術家,但其大半時間皆寓居羅馬的洛漢(Lorrain,1602-1682),卻拋棄理想性的「平面光」及「表現性」的「聚光法」等室內式光源的表現方式,他拎著畫板在清晨時段,走出戶外面對自然,觀察晨曦間光線瞬息的變化,體會光和彩交錯更迭的自然氛圍,而將時間氣息記錄在作品之上。讓現實的場景走進藝術的範疇裡,改革了以「想像式」表現的宗教神話故事或劇場般效果的創作形式。
 洛漢以最典雅的形式,來描繪自然光的變化,深深影響了英國一群年輕畫家如康斯泰伯(Constable,1776-1837)和泰納(Turner,1775-1851)等人。
 他們延續著洛漢自然寫生的方式, 進一步掌握光影下的陰晴、驟雨、暴風雪的自然遞變之特質,加以充分的發揮,使得風景畫的氛圍更貼近人心,而得以集結成一股浪漫之風。

   
洛漢《海港》 康斯泰伯《麥田》


 1870年,莫內 (Monet,1840-1926) 與畫友畢沙羅(Pissarro,1830-1903),兩人相偕造訪倫敦,在當地與泰納的風景畫邂逅,對其表現自然間短暫氛圍的傑作由衷欽羨,尤其是泰納1844年的作品〈雨、蒸汽和速度〉,所呈現重氣氛輕造型的創作理念,透過光影和色彩巧妙的營造,呈現畫面一輛火車在風雨中急促的奔馳,所產生的車體的速度、滂沱雨水和裊裊蒸氣的臨場感,在藝術史上產生了新的視覺效果和新的創作理念。
 在此影響下,莫內在1872年畫下〈印象‧日出〉,描繪晨光中遠方朦朧的建築即景,「印象畫派」於焉誕生。之後,光影與色彩成為畫家汲汲經營的內容。

展出以光與彩為主軸作品

 上述,簡單描繪了光與彩的演化,而「流光溢彩 油畫典藏系列展」,即以光與彩為策畫主軸,探索台灣畫家們如何在作品間營造光彩的效果。擅於描繪台灣風情的陳澄波,在其〈閱讀〉一作裡,刻畫莘莘學子夜讀一景,畫面以桌燈為主題,明顯突出了桌面的文具,反而淡化了閱讀者。以光的妙用,反映了賓(人物)主(桌面)之分。
 何德來以暖色系的米黃色調,來描繪陽光下〈新瀉附近雪景〉之景致,簡潔純淨的畫面,將陽光的溫度與亮度佈滿遼闊的雪地,一覽無遺。精於文筆胸懷詩意的賴傳鑑,是位擅長撥弄色彩的油畫家,其〈仲夏閒居〉運用柔美的色調、亮麗的色彩灑滿仲夏時分如詩如畫般的庭院。
 素有礦工畫家之譽的蔣瑞坑,以多年礦坑工作的體驗與觀察,採逆光取景的手法,表現〈掘進〉中,將背後金黃色亮光印襯著漆黑中努力掘進工作的礦工群的身影。郭東榮透過印象派的風格,捕追〈台北延平南路口〉早晨陽光舒暢的從對面街角灑滿大地,陪伴著熙來攘往趕著工作的上班族。對城市中的光和彩的表現,著實貼切又生動。再者,在台灣油畫創作上,有傑出成就的何肇衢,描繪暮色時分,蒼穹的薄光微微投射於〈小港退潮〉的景色,泊船在海風吹拂下更顯自在逍遙。

以西方理念呈現東方特色

 台灣油畫家們延續著西方前輩的畫路餘風,把對光的表現與色彩的運用,作擴展深度和厚度的表現,並且透過在地的風情,以西式的理念和畫風,來呈現東方既有的文化,使之變成具有東方特色的西洋繪畫。此也是身為亞洲藝術家必須好好思考之處,如何利用西洋繪畫之元素,表現東方文化之精神,亦是從事創作者應有的態度。

展期:即日起至3月18日
地點:新竹藝文中心
地址:新竹市國華街68號2樓


   
泰納〈雨、蒸汽和速度〉 陳澄波〈閱讀〉

 
何德來〈新瀉附近雪景〉
                                 
   
蔣瑞坑〈掘進〉 賴傳鑑〈仲夏閒居〉
                        
   
郭東榮〈台北延平南路口〉 何肇衢〈小港退潮〉



 





 

 


 





 






 


< 回前頁

 

首頁

台灣創價學會Facebook
創價藝文Facebook
創價新聞電子報

關於創價學會

便利專區

台灣創價學會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2014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TEL:(02)2888-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