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訊息  | 創價新聞頭版 | 創價電子新聞
線上影片 | 給新朋友 | 目錄(網站地圖)
首頁 > 創價電子新聞  
 
依關鍵字搜尋文章:
2017-08-11 發布 穿梭在傳統與現代版畫的時空中─ 陳其茂的創作歷程
 

        
◎文/陳樹升 前國立台灣美術館研究員 圖/摘自畫冊《一片鄉土 一縷情懷—陳其茂創作展》

 
 陳其茂簡介

 陳其茂(1926-2005),生於福建,畢業於廈門美術專科學校。來台後,曾於東海大學美術系教授木刻版畫。50與60年代,以木口版製作了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的系列作品。70年代後,轉向套色大幅版畫發展,在技巧上嘗試以剪、拓和其他手法來增強畫面的效果。80年代,隨著出國旅遊及擴展視野,在取材、用色、構圖、刀法都進入了全新的風貌。90年代,開始行腳於大陸名山大川,創作出「還鄉記」系列作品。1997年後,遊歷中東、中亞及非洲各國,完成許多系列作品。

 台灣版畫可說是由大陸移植而來。二次大戰初期,就有大陸木刻藝術家來台,1949年更有一批大陸木刻版畫家隨政府遷徙台灣,在版畫創作上,他們表現極為狂熱,衝勁十足,同時在版畫推廣上也表現極為熱忱,在當時來台的藝術家中,陳其茂即是極具代表性木刻版畫家之一。
 陳其茂,1926年出生於福建省永春縣溪碧村, 從小就對繪畫和寫作有濃厚的興趣。早年入廈門美專研習油畫, 畢業後因工作之故, 開始製作版畫。1946年應聘來台,任教於基隆女中, 並在台北市從事編輯工作,自此不斷進行版畫研究與創作,並經常至國外觀摩,豐富作品內容。
 陳其茂的創作軌跡是多元並進的,除了版畫外,在油畫創作方面也未曾停歇,其簡約的主題,明亮的色彩,如同其版畫作品一般,呈現個人特質。


     


  春牛圖 1950 木口版、油墨、紙 16.3 x 19.3 cm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漁之行 1966 木口版、油墨、紙
18.8 x 14.1 cm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描寫漁夫捕魚豐收的情景,漁夫戴斗笠赤腳,一手提著魚,一手握竿,背景及地上佈滿魚兒, 有豐收之意味。整幅俐落活潑的曲線,強烈的黑白對比,將漁夫喜悅的模樣描繪得十分傳神。
   





















版畫創作風格與特色

 一個畫家風格的形成, 往往隨著時代、年齡、歷練、感受與情緒的發展,而有不同的面貌變化。陳其茂藉由廈門美專油畫理念和訓練,結合於版畫創作,在取材構圖寫生時擷取特殊的景色,在畫壇上獨樹一格。綜觀陳其茂版畫的創作歷程, 約可分為下列幾個時期:

         

        漁天鵝湖 1950 木口版、油墨、紙
20.5 x 9.8 cm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田園牧歌式的歌頌(1950-1966)
 這段期間,陳其茂以木口木版製作了三個系列作品-抒情「青春之歌」系列、山地「原野之春」系列、鄉土「天鵝湖月色」系列,加上為詩文及小說繪製插圖,共達200多件作品。其中抒情「青春之歌」系列,是歌頌春天與活力的,畫面洋溢著一股青春氣息, 每幅作品都有詩人為之寫詩或歌,令人愉悅而玩味無窮。山地「原野之春」系列,緣於陳其茂在花蓮師範任教期間,實地觀察體驗原住民的生活心得,用木刻刀表現在畫面上,無論人物或風景皆生動逼真。鄉土「天鵝湖月色」系列,描述台灣特有的風土民情,分為人物、動物、風景及田園生活等四類,大多取材於台南、嘉義、高雄、台東一帶,皆蘊含濃厚的鄉土氣息。
 這些木刻作品,大約是2吋至5吋大的版面,畫幅雖小,但細膩而精緻的畫面,黑白的線條,具有純靜、深遠、童真、豪氣等等古典內涵,而表現出現代化的趣味。

多面向的觀照(1972-1978)
         

       
月亮的故事之二 1975 混合版、油墨、紙 40 x 54.8 cm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台灣文化藝術在美國文化影響下,揭示了一股新的藝術潮流及更為寬廣的藝術可能性,而西方現代創作的理念和表現方式,及新科技、新素材的應用,更成為爭論的焦點。1956年後,版畫也受到現代主義藝術思潮的刺激,和新材料應用觀念的影響,台灣木刻就進入一個新的時期。
 20世紀70年代之後,陳其茂的木刻由插圖性的小品掇拾轉向套色大幅版畫發展,作品邁向更深的內涵與更高的表現層次。此時期的表現手法有從具象的寫實, 轉向較為抽象, 不受形式限制, 而為心靈的表現趨勢。
 在技法上, 除木刻外, 也嘗試紙版、銅版和鋁版畫, 並運用剪、拓和其他手法來增加畫面效果。在取材上,除了殘留詩意的意象外,已注入主觀的內涵;構思上已打破有限的空間,超越三次元的無垠境界。色彩上,拋棄對黑白的依戀,代以豐富而厚純的色彩。若論陳其茂的真正獨到創造性的藝術趨向, 應始於此時期。

風格的圓熟(1979-1988)
         

       
卡卜里島 (歐遊系列) 1980
木紋版、油墨、紙 53.5 x 37 cm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此作取景於義大利卡卜里島不遠處的阿瑪兒菲懸崖,奇形怪狀的立壁佔據了畫面的左側,上方有屋舍羅列其間,天空與海面在右側等分為二,是相當特殊的構圖形式。特別的是,作者還把自己和妻子刻進畫面裡。
           
         
          長城春曉 (還鄉記系列) 1990
木紋版、油墨、紙 56 x 46 cm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典藏
         
          酋長 (非洲系列) 2001
木紋版、油墨、紙 40.3 x 30.5 cm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車水之二 1951 木口版、油墨、紙
16.3 x 24.4 cm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蝶戀花之一 1977
混合版、油墨、紙55.5 x 45.5 cm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橋之懷念之二 1976 木紋版、油墨、紙 42.3 x 91.5 cm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貓與花的日子之三 (貓與花的日子系列)
1987 木紋版、油墨、紙 42.5x66cm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藝術家對旅遊的態度,往往在感受自然風光與風土人情之餘,再以特殊的角度,特殊的結構去構思,創造出另一種風格意境。
 20世紀80年代,陳其茂隨著出國旅遊及拓展視野的宇宙觀,而在取材、用色、構圖、刀法和技法上, 都進入全新的風貌。堅實的構思和嚴謹的套色手法,加上主題性的發揮,形塑出一己獨特的風格,不論人物、風景、靜物、動物等,都呈現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以及溫馨感人的氣勢。
 在此時期的作品裡,陳其茂對線條的揮灑及緊密度,沉穩度,結構的經營,刀法的純熟,色彩的協調、取捨和效果發揮,特別是意境的創造及內涵的含蘊,皆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其中1979年以後「歐遊」主題,及1983年以後「飛鳥」系列,展開更為遼闊的對人類文明,對宇宙自然的靜觀,那些矗立在古老街道的歐式建築,那些飛翔或停棲在樹梢上的群鳥,因為背後有著對歷史與對自然全體的沉思,使畫面不再只是視覺的趣味,更凝練成一種精神的觀照。

畫風的變革(1989-1999)
 1987年,台灣政治解嚴,政府開放大陸探親,兩岸開始往來,陳其茂也走訪神州大陸,前後有1 1 次大陸之行, 到過長江三峽、黃山、桂林,也走過貴陽、雲南、昆明、大理、西雙版納等地,由於這地理人文, 醞釀陳其茂創作「還鄉記」一系列作品,北方雪景、黃山的山崖與古松、宏偉的長城、西南少數民族不同的服飾等等,一一出現在版畫中。此外,亦有「阿拉伯」系列版畫創作。
 陳其茂此時期以陽刻為主的手法來表現主題,使黑暗成了作品的主調,而刀法細膩遒勁,造型精確生動,律動中流露著豐沛的生息,從作品中可直覺地感受到大地的雄偉與生命的延續。

晚年的奮發(2000-)
 2000年陳其茂更將行腳及於非洲,由塞內加爾進入非洲大陸,以不到1個月時間走訪了11國,見識到強烈陽光下耀眼的大自然之美,也看到這些國家人民生活窮困的景象,而不少黑奴悽慘的史實仍被當做觀光資源傳頌著。陳其茂以黑白木刻為此行作註腳, 1 1 幅作品多為風景之作,如非洲村落、水上人家、非洲巴巴樹等,也偶有以人物為題材之作,眼神多悽愴。粗曠有力的刀法與黑白對比,強烈光影相映成趣,而捕捉的主題明確,對黑暗大陸有更深一層的感受與悸動。

木刻版畫的特色

 陳其茂堅持木刻版畫創作,尋求個人風格,追求思想內在的表達,與現實生活結合,而不失高遠的意境。由陳其茂的版畫來看,他對現代版畫的探索充滿了實驗性與創新性,大致可分為幾個特色:

意境觀念的原則
 繪畫中的意境,不單只是描繪物象的實景而已,最主要的還是借景抒情以表現自我。作者的木刻尤為側重意境的詮釋,往往把畫的含意用文字寫出來,予觀者以更深的韻味。在早期的黑白木刻中,作者往往輔以詩人的創作結合於版畫中。如「青春之歌」系列,由紀弦、方思、李莎配詩,而「原野之春」系列也有楊念慈的配詩,另如「蝶戀花」系列則是純中國的商籟詩。

絕對境的表達
 作者的木刻版畫畫面,常常化約成簡潔的造形,主題孤立,讓主題擔負畫面完整性的責任,以「無關心性」的概念,涵蓋畫面物象之間的所有關係。類似清初畫家龔賢創作的孤樹、孤亭及弘仁創作的孤松、孤石。作品如1980年〈可愛的小鳥〉、1985年〈孤寂〉、1986年〈愛海的人〉等,皆全然展現主題的張力和暗示性。

採用西方構圖方式
 作者在廈門美專習油畫, 深受西方藝術的影響,因此在版畫創作中結合西畫的透視法則,並採用一觀察視點,使畫面展現新意。有時運用景物的遠近、對稱性、格柵圖案、對角線、朝上的走勢結構、明暗對比等手法,畫面充滿變化和旋律。也利用反襯手法(黑白對比),拉開了空間暗示距離,如此紮實厚重又有層次有呼應的構成,實已為版畫開了新境界。作品如1974年〈小畫家〉、〈蘇鐵〉及1977年〈紅牆上的睡女〉等。

留白的運用
 中國傳統繪畫一般講求留白,留白有「虛」、「實」互動的效果,如此以「虛實相應」的方式達到作品的均衡感。作者的作品往往於小塊面而求取「虛」,但由於密度大而形成「實」,於是主題、背景互換,產生平面性的躍動感。作品如1964年〈歌者〉,1980年〈古樹與花〉、〈秋郊〉、〈冬之花〉,1981年〈雪地黃昏〉等。

 作者熱衷於藝術創作外,並獻身美術教育,作育英才無數,其藝術成就非凡,1952年榮獲自由中國美展版畫金牌獎,1961年獲中國文藝協會第二屆文藝獎章美術獎,1973年獲中華民國畫學會版畫金爵獎,1980年獲中華民國版畫學會金璽獎,以及1991年哥斯大黎加國家美術館傑出藝術家等殊榮。
 陳其茂在台灣居住近60年之久,在木刻版畫創作上,他始終堅持自己,不迎合媚俗,他說:「木刻是我的使命,是我表達對生命的崇敬與愛最永恆的途徑。」在台灣版畫史上,被肯定為光復後第一代的前輩版畫家。
 集西洋、中國繪畫語彙於一身的陳其茂,由於對藝術的創新與不斷探索的精神,成就其獨特的個人繪畫藝術,不僅為台灣現代版畫的紮根獻上無盡的心力,更為投身藝術的年輕人提供精確的典範,在台灣美術發展史上是一位有重要貢獻的畫家。































--------------------------------------------------------------------------------------------------------------------------------









< 回前頁

 

首頁

台灣創價學會Facebook
創價藝文Facebook
創價新聞電子報

關於創價學會

便利專區

台灣創價學會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2014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TEL:(02)2888-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