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訊息  | 創價新聞頭版 | 創價電子新聞
線上影片 | 給新朋友 | 目錄(網站地圖)
首頁 > 創價電子新聞  
 
依關鍵字搜尋文章:
2017-11-14 發布 你是胰臟癌高危險群嗎?
 

 
                                   ◎諮詢∕章明珠(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
 臺大醫院綜合診療部超音波科主任)
                                ◎撰稿∕張雅雯
胰臟癌一發現,往往就是中、晚期,發生率幾乎等於死
亡率
     
,到底有沒有蛛絲馬跡可以在胰臟病變早期就予以
發現,及時治療,提高存活率?                                                

名歌手黃大城、音樂人梁弘志、科技業世界先進前董座
章青駒、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華洛帝、哈利波特電
影中飾演「石內卜」的演員艾倫瑞克曼等名人,都因胰
臟癌過世。    


   
胰臟癌在十大癌症死因居第  8 至  1 0 名, 每年新增約1 0 0 0  ~ 1 3 0 0 人,與其他癌症相比人數不算多,但可怕的是發生率幾乎等於死亡率,也就是患者確診胰臟癌後,多數活不過 1年,5年存活率約 5%,是腸胃消化道癌症中療效最差的一種。胰臟癌近年來有兩個趨勢值得注意:一是原本男性比女性多兩倍,如今女性患者增加,10年來上升了 2 倍;二是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過去胰臟癌被視為老年癌,患者多介於 60 ~70歲間,現在也不少50 歲或55 歲就發病的早發型患者,詳細原因還不知。

6成胰臟癌
義發現已是第四期
 



    胰臟癌死亡率高,主因是多數發現時已無法手術根除。根據統計,適合手術的一、二期患者只佔10~15%,20~25%是第三期、高達60%發現時已經是第四期,第三期與第四期的患者不適合手術,只能以化療控制。然而對化療的有效率也偏低,且有的患者在第三期或第四期時非常瘦弱,連接受化療的本錢都沒有。

找出胰臟癌高危險群
才有機會早期診斷
 



 胰臟癌若小於2公分算早期胰臟癌,如何及早診斷出,是提升胰臟癌存活率的關鍵,尤其若可發現小於1公分的胰臟癌,5年存活率可高達85%。
 問題就在於,第一期胰臟癌幾乎沒有症狀,就算去做影像檢查,也不一定可透過影像看出來。怎麼辦?只能先從高危險群下手。目前已知的胰臟癌危險因子,像抽菸或糖尿病患者,大約增加2倍風險,但具較高風險的高危險群是以下幾類:

1.慢性胰臟炎:任何一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胰臟炎平均約增加10倍胰臟癌風險。
2.基因型慢性胰臟炎:因有特殊基因突變,胰臟會自我破壞導致上皮病變。這種人胰臟癌風險增加50~80倍,50歲以前有一半會得到胰臟癌、到70歲7成都有胰臟癌,甚至有可能需要預防性切除胰臟。
3.家族性癌症症候群:有些癌症與某些已知基因的變化有關,比如有的基因會長胰臟癌或乳癌、大腸癌等腺體癌,若家族有多人罹癌,有可能也會較容易出現胰臟癌,最高的風險可增3~132倍。這類家族可藉由檢測得知是否帶有這些基因。
4.家族性胰臟癌:家族三代以內,有2個或3個人罹患胰臟癌,此家族也是胰臟癌高危險群。例如曾有一家族,第一位胰臟癌患者5 0 歲確診時已是第四期胰臟癌,結果一年後陸續又有兩人不到5 0 歲有第四期胰臟癌,醫療團隊開始篩檢這個家族,發現其他沒症狀的家人,三分之一胰臟都不正常,有黏液性腫瘤或慢性胰臟炎。一般來說,家族中有1個人發生胰臟癌,其他家人約增加3~5倍風險;2個人有胰臟癌,約增加6倍風險;3個人以上發生胰臟癌,約增加3 2 倍風險。統計起來,臺灣每10個胰臟癌發病的患者,有一人就具有基因突變,目前針對這些高危險群,要以何種方式來篩檢,仍無定論,但根據各國篩檢計畫結果,目前傾向以非侵襲性檢查優先。


基因型胰臟炎
發生胰臟癌風險高
 


胰臟發炎, 首重要找到原因,在這些原因中,有一種是由PRSS1SPINK1基因突變所引起的,稱為基因型胰臟炎,這些患者發生胰臟癌的機率,比一般人增加約50 8 0倍,等於是「超高危險群」。所以,目前建議若患者是基因型胰臟炎,要長期持續追蹤。


胰臟癌的癌前病灶--
第三級胰管上皮病變
 


胰臟癌一開始是怎麼發生的?胰臟是一個扁扁長長的實質性構造,由腺細胞組成,從外型來看是一塊肉,裡面有胰管輸送胰液,一般講的「胰臟癌」是指胰管長出的「胰管腺癌」。至於像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罹患的「胰臟神經內分泌瘤」則不屬於此種。


胰臟癌一發現,往往就是中、晚期,發生率幾乎等於死
 

亡率,到底有沒有蛛絲馬跡可以在胰臟病變早期就予以
發現,及時治療,提高存活率?

胰臟癌的發生跟胰臟發炎有關,胰臟發炎時,雖然主要
是胰臟腺細胞發炎,但是裡面的胰管也可能會有變化,
出現上皮病變。胰管內上皮病變目前分成一、二、三等
級細胞變性。事實上到第三級的時候,上皮細胞已有癌
症基因的變化,下一步就是癌。
 目前認為最成功的胰臟癌篩檢,就是及時揪出第三級
上皮病變,及時手術處理,預後最好、也不需要做化療;如果等到癌症發生,即使是第一期胰臟癌患者,雖然同樣可以手術,然而一年內高達80%會復發,術後還必須做輔助化療。
 不過,胰管上皮病變目前要把胰臟組織取出後,在顯微鏡下才看得到, 正子攝影或核磁共振都不見得看得到。所以如何揪出第三級胰管上皮病變?醫界還在努力突破這部分,目前則是宛如偵探辦案般,透過一些「蛛絲馬跡」來判斷,例如有胰管上皮病變之胰臟影像可能會出現胰臟粗粗的、花花的、胰臟腫大等類似慢性胰臟發炎的變化。


胰臟黏液性腫瘤
可能是癌前病灶

如果沒有胰臟炎、也沒有家族史,是否還有其他胰臟癌的危險族群?可觀察另一種癌前病灶胰臟黏液性腫瘤,包括:黏液性囊狀腫瘤、胰管內乳突狀黏液性腫瘤。若能在胰臟黏液性腫瘤合併細胞病變時及時揪出,如同揪出第三等級上皮病變,手術後定期追蹤即可,也不用做輔助化療。
 胰臟黏液性腫瘤的腫瘤是長在壁上,有良性也有惡性的可能,如何區別?有個簡單的口訣: 若是純水瘤, 9 0 % 是良性的;若長出實心的部分,則有較高機會會產生細胞變性而變成惡性黏液癌。
 至於胰管內乳突狀黏液性腫瘤隨著不同型態,發生胰臟癌症的風險不同:根據長期追蹤研究,如果是主胰管型(主胰管粗大或擴張),胰臟癌風險最高,約超過30%;若是枝胰管型(影像上為一或多個囊狀物),胰臟癌風險平均約為5~10%。


核磁共振(MRI)合併
膽胰管攝影(MRCP)

有機會看到早期胰臟發炎的變化診斷胰臟疾病的利器之一是「核磁共振造影合併膽胰管攝影(MRI with MRCP)」,好處是透過注射顯影劑增加檢出率與鑑別率,經過影像重組,比較清楚偵測胰管的變化,也能有效區分胰臟病灶是水水的還是實心的,有機會看到較早期胰臟發炎的變化,也沒有輻射風險。
 若做了MRI覺得有異常,可建議做內視鏡超音波,這項檢查好處是小的腫瘤可能比較容易被發現,對於胰管內變化偵測得較清楚,並且可以導引作細針抽吸輔助診斷。不過由於是侵入性的檢查,目前不建議當作第一線檢查,且判讀的正確性與醫師的技術與經驗相當有關。
 至於自費的正子掃描,全身性掃描發現的亮點,可能是發炎或腫瘤,無法光靠這個檢查就能確定,不是絕對需要做的檢查。如果要做,需搭配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造影來定位才有效,建議請教專業醫師。


 
 




 

 

 



< 回前頁

 

首頁

台灣創價學會Facebook
創價藝文Facebook
創價新聞電子報

關於創價學會

便利專區

台灣創價學會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2014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TEL:(02)2888-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