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8)-不輕菩薩 |
2025-02-02 發布 |
*不輕菩薩
在佛滅後的惡世,明示出弘通正法的實踐方式的就是〈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所說的不輕菩薩之實踐。
不輕菩薩是釋尊於過去世修行時的姿態之一,說示「二十四字法華經」,持續禮拜一切眾生。
所謂二十四字法華經,是指法華經經文的文字,是以漢字二十四個文字構成而命名,其內容如下。
「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我深深尊敬你們,不敢有絲毫的輕忽怠慢。為什麼呢?因為你們都在修行菩薩道,應當可以成佛。)
萬人生命都有佛性,此處將《法華經》尊敬萬人生命的思想,直截了當地表現出來。
不輕菩薩也是述說此「二十四字法華經」,受到增上慢的人們用杖木、瓦石擲打,儘管遭受這樣的迫害還是貫徹禮拜行,由於此功德而得成佛。
惡世末法是「紛爭」的時代。
為了變革此一紛爭不休的時代,每一個人皆要相信「自他的佛性」,持續貫徹「敬人」的行動,此外無他。
說示「敬人」此身為人最高的行為舉止,讓萬人得以共同實踐,這正是佛法的目的。
日蓮大聖人針對人的行為舉止教示:「一代肝心是法華經,法華經修行之肝心在不輕品。不輕菩薩之敬人是何事?教主釋尊出世之本懷在示為人之道。」(御書1222頁)這是明示出,相信自他皆有佛性,如不輕菩薩的實踐所象徵的,「人的行為舉止」才是佛法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