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尋根‧建構台灣美術百年史」2019 第一檔展覽 |
2019-04-24 發布 |
藝文中心 |
展期 |
展出藝術家 |
至善藝文中心一樓 |
2019/1/16(三)―
5/10(六) |
逐夢而居 韓湘寧創作展 |
板橋藝文中心 |
光陰‧劇場─黃伯驥光影五十載攝影回顧展 |
桃園藝文中心 |
大化衍行 陳庭詩的藝術天地 |
新竹藝文中心 |
化宇宙自然為純色 李仲生抽象藝術展 |
台中藝文中心 |
逸韻啟天縱 張克齊彩墨世界 |
秀水藝文中心 |
絕對的光與亮 賴純純的世界 |
景陽藝文中心 |
沃土的記憶 駱香林影詩 |
安南藝文中心 |
鑑古知今 傅申學藝路 |
鹽埕藝文中心 |
前衛的先行者 莊世和戰後作品精選展 |
花蓮文化會館 |
2018/12/1(六)― 2019/4/20(六)
|
文化尋根‧創價藝文典藏系列展─流光溢彩
|
屏東文化會館 |
2019/2/27(三)―
5/25(六) |
創價藝文典藏系列展-「墨 ‧ 彩 / 流動的實踐」 |
參觀時間:
創價藝文中心、文化會館:上午 9 時 30 分至下午 5 時(每週一休館)
【2019年第一檔創價藝文展出藝術家介紹】
韓湘寧(1939-),生於重慶,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專科。早期已嘗試運用多媒體的創作,開始8mm影片攝製、滾筒拓畫等,主要為抽象油畫作品,入選巴西聖保羅、巴黎、東京國際雙年展,「五月畫會」重要會員。1967年移居紐約,使用噴槍、壓克力顏料為媒材,從極簡開始,極淡彩點逐漸加入影像。1985年後,風格更具觀念性,並開始飛行各地拓印地面,以及近期的地面自畫像,目前仍來往台北、紐約、大理三地逐夢而居。
地點:至善藝文中心(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黃伯驥(1931-),生於屏東東港,在行醫之餘開始從事攝影的摸索與學習。1 9 6 4 年購買人生第一部相機,從此與攝影結了一生之緣。進入台灣省攝影學會後,深受鄧南光及張士賢二位台灣紀實先驅者的影響及指導。在7 0 年代盛行的「影會時期」領航中,積極參加各類攝影沙龍比賽,屢獲大獎,奠定他日後追求攝影藝術的步伐。其作品除了記錄我們生活空間的一些時光與記憶外,也令人反思台灣人漸漸流失的厚實原味,及人與土地相互依存的溫度。
地點:板橋藝文中心(新北市板橋區民生路二段232號3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陳庭詩(1913-2002),生於福建長樂,自幼便飽讀詩書。8歲時發生意外而失聰,並喪失語言能力,卻因此走上藝術創作道路。1945年來台後,積極投入推動現代藝術。1 9 5 8 年參與創立「現代版畫會」, 1 9 6 5 年加入「五月畫會」。除嘗試運用台灣特有的甘蔗板製作版畫外,也在創作手法與色彩上求新求變。版畫之外, 也創作書法、墨彩、油畫、雕塑等,尤其鐵雕是他運用巧手,將廢鐵化為富有詩情及趣味的創作。
地點:桃園藝文中心(桃園縣大園鄉高鐵北路二段140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李仲生(1912-1984),出生於廣東省韶關。廣州美專畢業,入上海美專繪畫研究。1933 年考入日本大學藝術系西洋畫科,隨知名油畫家中村研一習油畫,並進入東京前衛洋畫研究所。1935 年應邀加入「東京黑色洋畫會」,此時其畫風揉合佛洛依德思想與抽象畫精神,強調個人獨創作風,蘊含東方特有的神祕性。其作品富精神語言與心理描述,有中國前衛繪畫先驅之譽。1949 年來台灣,一直擔任美術教師至退休。
地點:新竹藝文中心(新竹市國華街68號2、3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張克齊(1950-),生於南投埔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追隨國畫名家喻仲林學習染色技巧,聽從喻老師建議,選擇專攻花鳥工筆,為台灣少數長年堅持以工筆花鳥、走獸為創作的畫家。作畫時潛心觀察,並經常遠離塵囂深入大自然寫生,觀察入微。創作的作品意境幽遠,引人入勝,畫工細膩,達到爐火純青之境地。曾以作品〈舞鶴〉獲北京中國工筆畫學會第一屆大展「金叉獎」。2008年獲頒第49屆中國文藝獎章。
地點:台中藝文中心(台中市西屯區大容東街90號3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賴純純(1953-),出生於台北市。日本多摩美術大學院碩士,參與美、法、瑞士等地的藝術家交流計畫。2000 年起,展開「仙境」作為創作主軸,在青春、島嶼、海洋的子題下,建構個人及台灣主體定位的文化脈絡。1977年於日本發表第一次個展以來,逾40 年的創作歷程,榮獲多項文化部公共藝術獎項、吳三連「藝術成就獎」。作品廣為國內外美術館及機構等收藏。SOCA 現代藝術工作室、臺灣女性藝術協會等創辦人。
地點:秀水藝文中心(彰化縣秀水鄉安溪村平安五街61號2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駱香林(1895∼1977),出生於新竹,16歲隨父北上,師事碩儒趙一山習漢學。1915年與同學共組詩社「星社」,號稱「七星」。1933年移居花蓮,以教授漢文為業。60歲開始學攝影,喜愛拍攝具國畫風格的沙龍攝影,並習於作品上題詠,圖與詩文,互相輝映。作品多取材自台灣本土及花蓮的風土民情及人文風貌。彩色作品皆以手工著色,從黑白染出,設色淳雅,融合中國畫的傳統畫理,和個人獨特的攝影美學。
地點:景陽藝文中心(雲林縣斗六市北平路46巷11號1、2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傅申(1936-),生於上海,1948 年隨父母遷居台灣屏東。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1965 年入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以書畫史及鑑定研究為一生職志。1968 年獲獎學金赴美深造,1976 年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碩、博士學位。之後擔任耶魯大學藝術史教席、華府佛利爾美術館等展覽研究,業餘仍繼續書法、陶瓷創作。1994 年應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之聘,主授歷代書史及書畫鑑賞課程,作育無數後進,並著有多本專書
地點:安南藝文中心(台南市安南區郡安路4段66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莊世和(1923-),不同於日治時代台灣畫家的外光派到野獸派畫風,選擇了一條孤寂的道路。他從立體派入手,吸收超現實以降的前衛藝術,是台灣抽象畫先驅。戰後,莊世和先在台北發起「新藝術運動」,之後返回南部,創辦「綠舍美術研究會」等畫會。他深耕地方60 年,卻極少舉辦個展,本展精選他戰後的代表作,重探這位前衛先行者的創作。
地點:鹽埕藝文中心(高雄市鹽埕區莒光街197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書法藝術深具東方美學的獨特性,透過文字載體與內在思維的交融,呈現筆墨情質的造形意態,釋放出生機蓬勃的審美意識。台灣創價學會策劃研究「文化尋根—建構台灣美術百年史」系列展10多年以來,集結了諸多傑出藝術家捐贈的書藝精品,策劃此次「書藝典藏展」,除了推廣書藝之美,更期能讓民眾從作品中領略到書法家的底韻與涵養,藉由書藝的多元風格表現,探究並開啟書藝的新面貌。
地點:花蓮文化會館(花蓮縣花蓮市富裕五街71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書法藝術深具東方美學的獨特性,透過文字載體與內在思維的交融,呈現筆墨情質的造形意態,釋放出生機蓬勃的審美意識。台灣創價學會策劃研究「文化尋根—建構台灣美術百年史」系列展10多年以來,集結了諸多傑出藝術家捐贈的書藝精品,策劃此次「書藝典藏展」,除了推廣書藝之美,更期能讓民眾從作品中領略到書法家的底韻與涵養,藉由書藝的多元風格表現,探究並開啟書藝的新面貌。
地點:屏東文化會館(屏東縣竹田鄉大成路46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