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影片簡介  | 活動影片 | 創價學會基本簡介
社會關懷 | 獲獎與肯定 | 和 平 | 文 化 | 教 育
首頁 > 關於創價學會 > 教育 > 教育專欄  
楊牧的晚期風格 (2) 2020-05-05 發布
 
 
 
陳芳明  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續1日,本報持續刊載陳芳明教授介紹楊牧的現代詩作品賞析。
 
 

 

1973年,我25歲,還是台大歷史研究所的學生,我為楊牧的詩集《燈船》寫了詩評,發表於《書評書目》。這篇詩評不僅使我認識楊牧,後來他也為我出版了生命中的第一本詩評集《鏡子和影子》。
1974年,楊牧返台與我見面時,問起我研究所畢業的計畫,我說要去日本留學且已通過檢定考試。他極力勸說、鼓勵我到美國就讀,並幫忙我寫推薦信。我的人生從此轉彎,於是來到華盛頓大學就讀。
楊牧不只是詩人,也是一位很優秀的學者。他成為我很重要的典範。

 
陳芳明在《書評書目》第四期(1973年3月1日)發表近兩萬字的長文詩評  
 

陳芳明伉儷早年與楊牧(左1)合影

 

 

 

                             

    
 

楊牧為陳芳明出版的《鏡子和影子》,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

 

 

 



 

 





 

 

      


 

 

 

     
     
回歸鄉土建立台灣的詩風

楊牧在美國任教長達30年,因為在海外太久,經常懷念故鄉花蓮,因此,詩中漂泊的感覺非常強烈。1995年,他返台協助東華大學成立人文社會科學院,隔年擔任首任院長。2002年他受聘為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四年後卸任。後來回到他的故鄉花蓮。
他所寫的詩當中,花蓮的形象不斷出現,他的每一首詩,絕對屬於台灣,台灣的文學。它不再是西洋文學的支流,也不是中國文學的支流。

 
2009年楊牧參加東華大所舉辦的花蓮文學研討會  (楊牧文學研究中心提供)










為學生羅曼菲寫下詩作

羅曼菲是知名舞蹈家,他是楊牧在台大外文系教書時的學生,楊牧寫這首詩時,她正承受癌症病痛之苦。〈舞者〉是楊牧看完羅曼菲的舞蹈演出後寫的。

〈舞者〉—1999年作

羅曼菲是知名舞蹈家,他是楊牧在台大外文系教書時的學生,楊牧寫這首詩時,她正承受癌症病痛之苦。〈舞者〉是楊牧看完羅曼菲的舞蹈演出後寫的。

《楊牧詩集Ⅲ》
(取自楊牧數位主題館網站)
 














〈舞者〉賞析

楊牧寫這首詩,是在詮釋「無」的藝術。這裡面最寫實的就是「海芋花田」,此外都是非常抽象。可能附近有海芋花田,舞蹈就在那裡演出。
「再高你也可能上去過」,人追求藝術到爐火純青時,就是到了極點,就是說,在舞蹈藝術裡,都已經上去過了,最高的藝術都到達了。
而在那個地方,「不明確的溫差,灌溉系統,及其他/為尋求一種宛轉與凝定/無懈的連瑣,包容像水銀那樣」水銀是流動的,他形容她跳的舞展現出不定的姿態,永遠是流動的;在某種程度上她的舞也呈現不安的靈魂。
對於藝術期待那麼高,可是肉體的限制只能達到一定的高度。舞者總是希望能夠再高再高一點,突破過去的自己,但現在那個最高的藝術都已經到達了。不要再跟自己的肉體過不去,最後還是要跟肉身和解。不一定非要達到什麼境界,才叫作「我到達了」,如果盡了自己最大的力量,這時就已經超越得失。
詩中最後一句「二月櫻花落」,日本人把人生命的逝去說是櫻花飄落,因為那是最祥和的,那種赴死的意志非常柔軟,可是也非常堅定。這首詩就是在說,這位舞者再達到多高,就像二月櫻花開最後還是會落下來。而櫻花那種赴死的決心,沒有任何人或力量可以阻擋。
在華盛頓大學讀書時,我的研究室外面有個櫻花園,櫻花飄落下來像是滿地雪。看到那種情狀時會很感動,可是內心也有一種痛:「為什麼那麼美的花,不讓它久留一點就紛紛飄落」。楊牧在寫〈舞者〉時,也有這樣的暗示。羅曼菲從年少時期是用身體去追求藝術,從來沒有懈怠,後來(2006)因癌症過世。我想他非常痛惜自己的學生那麼年輕就可能離開人世。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歌頌,肯定她的藝術成就。

   
在雲門劇場荷池裡豎立的羅曼菲雕像「旋的冥想」                                 雲門舞集提供
 












(本文分5次刊登,未完待續)

 

 



 

< 回前頁

首頁

台灣創價學會Facebook
創價藝文Facebook
創價新聞電子報

關於創價學會

便利專區

台灣創價學會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2014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TEL:(02)2888-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