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影片簡介  | 活動影片 | 創價學會基本簡介
社會關懷 | 獲獎與肯定 | 和 平 | 文 化 | 教 育
首頁 > 關於創價學會 > 教育 > 教育專欄  
楊牧的晚期風格 (5) 2020-05-19 發布
 
 
 
 
陳芳明  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續15日,本報持續刊載陳芳明教授介紹楊牧的現代詩作品賞析。
 
 
 
 
 
 
〈霧與另我〉(2003)                                                                       
《楊牧詩集III》  
 

霧在樹林裏更衣,背對我
與另我在迷路的春夜不期
而遇,摸索靠近且試探揶揄
枝葉交錯遮望眼不能目擊
那時,霧正在樹林裏更衣
鏡子將她優柔的側面旋轉
照見:月光下顯得蒼白無力
惟有裸裎的手臂示意平舉



〈霧與另我〉賞析
                                        
「霧與另我」這首詩名,為什麼不寫霧與「我」卻寫「另我」?「另我」就是寫內在的我。
「霧在樹林裏更衣,背對我」,這裡最動人的一個詞彙,就是「更衣」,因為要換衣服必須把自己遮蔽起來,所以用一個「霧」字。
「與另我在迷路的春夜不期 而遇」,霧與想像中或者內在的自我,不期而遇了。「摸索靠近且試探揶揄 枝葉交錯遮望眼不能目擊」,因為一片白茫茫看不清楚,但一定有誰在霧裡換衣服,所以關鍵字就是更衣。
冬天時常可以看到霧,清晨時霧最多看不清楚,所以詩人是在晚上時,迷路在春夜裡,就與霧不期而遇,互相在探索。「揶揄」有一點嘲弄的味道,因為整個前面的路都被遮蔽了,就是「枝葉交錯遮望眼不能目擊」。
詩人將「霧」人格化,「鏡子將她優柔的側面旋轉 照見:月光下顯得蒼白無力 惟有裸裎的手臂示意平舉」,這位女性可能穿得很簡單,但是她正在月光下照鏡子,那「示意平舉」的示意,只有詩人與這位女性之間知道。最重要的是,詩人把自己分離成兩個,我跟另我,一分為二。
這一首詩寫得很朦朧,沒有辦法透視,即使前方被霧遮蔽了,詩人仍可以看到一位女性,在霧的另一邊更衣。他用自己的想像,一種間接的方式,表達他對這位女性某些愛慕或是思念。



〈細雪〉 (1996)
《時光命題》

昨夜掠過群山歸來的,無聲
想就是久違的心事
自沉湎死去的谷壑深處
我親眼看見她推開院子一角門
惴惴躡足,逡巡
遂去,大寒天裏裏
終於留下痕跡

 

〈細雪〉賞析
我生命中第一次看雪,是在1974年,27歲那一年。我在楊牧鼓勵下,到達美國西雅圖留學。那時我住在華盛頓大學外面的宿舍,是在地下室。某一天,我聽到外面有人在喊:「Snowing、Snowing」我才知道Snow也可以當動詞,在四季如春的台灣,Snow就是一個名詞。
在西雅圖,奧林匹亞那邊的山上,永遠積著雪。所以,「昨夜掠過群山歸來的,無聲 想就是久違的心事」,落下來的雪,地上一片白色,沒有聲音。這些雪就像我內在的心情。我的心情沒有人知道,所以它也是沒有聲音。
那「自沉湎死去的谷壑深處 我親眼看見她推開院子一角門」,這個「她」應該是他的情人,可能是離家出走,或者這個故事沒有情節。
他的詩,讓我們去聯想,我就看見她走出去了,卻沒有把她留下。所以「惴惴躡足,逡巡」,「逡巡」就有一點徬徨,要走或不走。最後「遂去」,就是走了,「大寒天裏 終於留下痕跡」,就看到雪地上幾個腳印。
這是一個靜態的畫面,可是它是一首詩,在我們內心是動態的,所以動與靜是互相對照的。
一個詩人可以在那麼短的篇幅裡,寫出他內在的惴惴不安。因為「她」可能是情人或是妻子。
1996年寫這一首詩時,他已經算是看開了這個世界,他沒有留下她,就讓她離開了。但是離去並不是無聲無息,而是在他的內心深處留下了腳印。
〈細雪〉是我非常喜愛的一首詩,因為詩沒有說清楚,似乎可以體會到他某種心情的高度。楊牧已經很久沒有寫詩,他的最後一本詩集,其中有一首〈台灣欒樹〉,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會覺得有一個詩人永遠在跟你低聲地對話。

(全文完) 

 
  2018年11月,東華大學成立楊牧文學研究中心,楊牧
(左2)親自參與。  (楊牧文學研究中心提供)
     
  2019年台灣師範大學舉辦楊牧八秩壽慶國際學術研討會海報
 
 
   
 
  東華大學圖書館的楊牧書房內,陳列楊牧的手稿及著作。

 

 

< 回前頁

首頁

台灣創價學會Facebook
創價藝文Facebook
創價新聞電子報

關於創價學會

便利專區

台灣創價學會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2014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TEL:(02)2888-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