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影片簡介  | 活動影片 | 創價學會基本簡介
社會關懷 | 獲獎與肯定 | 和 平 | 文 化 | 教 育
首頁 > 關於創價學會 > 創價學會基本簡介 > 三代會長  
面對壓力的生存之道 2007-05-09 發布

◆面對壓力的生存之道

 這是一個幾乎令人窒息,充滿極大壓力的現代社會。其症狀反映在「過勞死」、自殺率上升等可悲現象,及令人心痛的兒童欺凌事件中。
 以提倡樂觀心理學而聞名於世的美國學者馬丁‧塞利格曼博士(Martin Seligman),曾指出現代人值得憂慮的二種傾向。一為「Big I」,亦即自我中心主義的膨脹;另一個是與之相反的「Small We」,亦即與他人關係的萎縮。的確,不改變這些傾向,就無法阻止社會壓力倍增之勢!
 過去,人類社會曾經讓置身於重重壓力環境中的人們,有相互扶持的土壤。遺憾的是,時至今日,大部份這樣的有利條件已消失了,走投無路的人日漸增多。讓人能夠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煩惱,向人傾訴,如此的人際關係已變得日益薄弱了。


◆手持落葉的小詩人(池田SGI會長攝影作品1999.12日本)

現代社會壓力的根源
 我「壓力」一詞,本來是物理學的名詞,用以形容物體受外部力量壓迫時所出現的扭曲,其後用來形容人的身心狀態。
 能夠抵受多少物理壓力,因物質而定。能夠應付多少精神壓力,當然會因人及所處環境的不同而異。
 工作及人際關係,可能對某一個人造成不勝負荷的壓力,但對另一個人來說,也許並不會構成壓力。現在感到的壓力,在另一種情況下可能不會存在。又如結婚和職務升遷等,這些本來值得高興的事,有時也會成為壓力的根源。
 因此,本想勉勵陷於苦惱的人而說一句「這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啊!」或許反而成為一種負擔,加重了他的壓力。人的內心並非機械,確實是非常微妙。
 從某個角度來看,許多壓力是來自今日今時的「自我」觀念。亦即,作為一個自由的現代人,無論在任何狀況下,也始終被期待去獨自承受一切。
 與此同時,這個管理化社會往往將人視為一個齒輪來操控。不知不覺間,在面對巨大的時代潮流時,人變得無能為力,認為自己不可能帶動社會,不可能將社會引領向更好的方向變革。
 一方面是過大的期待,另一方面是無力感。遭遇這二者撕裂,人被壓力壓榨得愈來愈脆弱。

人具有「無限的可能性」
 因此,在考慮要如何應付壓力時,我們需要改變以往對「人」的看法。亦即,要認清人具有「無限可能性」與「脆弱性」兩面。同時,要更進一步理解,每個人只能在互相理解與支持中變得堅強起來。
 壓力學說的創始人漢斯‧謝耶博士(Hans Selye)根據自己與癌症搏鬥的體驗,提出下列建議:
 第一,要秉持確切的人生目標。
 第二,成為對他人來說是有必要的存在,而這種生活態度對自己是有益的。

◆新綠披紛 紅牆掩映(池田SGI會長攝影照片1994.5 莫斯科)
 人的眼睛是向「前」看的,人是向著目標前進的。同時,向苦惱的人們伸出援手,能夠增加自己戰勝自身煩惱的力量。
 佛典中有一個著名的故事。
—某日,有一位失去愛子的母親來到釋迦面前,哀求他說道:「請您讓我的兒子復活吧!」
  釋尊一面安慰這位悲痛的母親,一面說道:「我就為你配製靈藥。你去城裏找點芥子種來給我。可是這些芥子種必須來自從沒有死過人的家庭。」
  於是,這位母親一間又一間地找遍所有家庭,卻無法找到未死過人的地方。
  她逐漸明白無論哪一個家庭,都有同樣的悲慟。而且自己的悲傷也絕非與眾不同!
  最後這位母親回到釋尊面前,告訴釋尊,她決定要努力向人生的無常去挑戰。

鍛鍊自我生命的韌度
 透過訓練,我們的人生經驗會發生變化。
 例如,對於那些初次學習滑雪的人來說,陡坡只會構成恐懼,但對於技術純熟的滑雪高手來說,這個挑戰能讓他感到興奮與喜悅。只要不斷鑽研,即使是深奧難解的書籍,也能從中吸取重大的啟示。
 肉體的鍛鍊可以提昇人的體能,知性的鍛鍊可以磨練頭腦。同樣地,我們的心靈也可以透過鍛鍊而變得堅強。
 例如,在克服悲傷的過程中,如果可以打破以自己為中心的渺小「自我」框架,就能讓自己向更大、更強的「自我」提昇。而且,這種經驗也可化為慈愛的行動,去勉勵對那些抱有同樣悲傷的人。
 如果能與他人一起奮鬥,為了他人的幸福,踏出充滿勇氣的一步,那麼,我們不但可以抵抗沉重的壓力,更能將這股壓力轉變為強大的生命力。

懷抱樂觀精神積極迎向挑戰
 在今後的時代,能成為壓力的因素只會有增無減。
正因如此,我們要懷抱能抵禦壓力的堅強意志、智慧及樂觀精神,穩固地擴大互相支援的網絡。
其關鍵就在於同苦的精神,即任何人也具有的「對他人痛苦的惻隱之心」。因此,我們實在沒有必要獨自承擔那種過於沉重的「心靈」包袱。


※本文已於2007年11
分別刊載於日本主要英文報紙「The Japan Times」

< 回前頁

首頁

台灣創價學會Facebook
創價藝文Facebook
創價新聞電子報

關於創價學會

便利專區

台灣創價學會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2014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TEL:(02)2888-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