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養的意義(2) |
2008-03-18 發布 |
供養的精神
|
伸一拜讀〈眾生身心書〉。視線停留在最後,反覆讀了幾遍,感到涵義極深。 「……設使作功德,所供養者如非真實之人,祇成得大惡,不能為善。縱或誠心不足,且是少許物品,然供養於真實之人,其功則大。何況有厚志,供養於真實之法者乎!」(御書1683頁)意即,即使積有功德善根,若供養不真實的人,就會是大惡,不會是善。即使信心尚淺,供養微薄,只要對真實的人供養,就有大功德。何況是篤志供養真實之法的人們,功德之大,無法估量。 這是教示:同樣是供養,但由於對象的不同,能成為善事,也能變成惡事。 伸一根據〈眾生身心書〉所云,思考學會的供養與廣布基金。 學會推進的供養、廣布基金,全是為日蓮大聖人的遺命——廣宣流布而有的。為成就大聖人所立下的大願而進行供養,與供養本佛意義相同。 那麼,沒有勝過於此的供養與大善,也沒有勝過於此的大功德。 想到這裡,伸一為能身為一名學會員而值遇此機會,感到無限的福運和喜悅。
以信心為根本的真心供養,是發自會員內心散發出至誠與歡喜的美麗光彩。 所以,絕不能出現強迫的情形。雖然好不容易盼到供養的機會,但沒有歡喜感,只是礙於情面不得不參加,還是高高興興地參加供養,其功德也有天壤之別。 幹部們要正確無誤地、清楚解釋傳達供養的意義和精神,使每個人都深深自覺廣布的使命,進而能滿懷驕傲和喜悅地參加。透過個人指導和對話,使每個人由衷贊同,並加深對供養的自覺,這就是歡喜行動的泉源。
為廣布盡力,如同在福田播撒善根的種子,伸一自青春時代對此就堅信不疑。他想起當年戶田城聖的事業陷入困境,經常發不出薪水,而自己一心守護、服侍戶田奮力指揮廣布的日子。伸一自覺到,支持廣布而一人立起的獅子,是保衛學會、實現廣布之路。 他抱持的信念就是將自己的生活費節省到最低限度,一點點的薪資也要用在廣布與學會上。這是他的喜悅,也是驕傲。為此,他曾度過沒有外套的冬天,也曾將遲遲才發下的薪水,一部分用於補助戶田的廣布活動。 伸一深深感受到,由於這些功德與福運,他才能超越病苦,成為會長,達到從容指揮的境涯。他並不是被人命令才如此行動的,那是出自本人意志,是快樂和自發的行動,且完全是他決心為廣布奉獻一生的至誠表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