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弘誓願-佛道修行根本的四個誓願 |
2009-12-11 發布 |
四弘誓願-佛道修行根本的四個誓願
|
_ 竭盡生命 加以實踐
信仰佛法的目的,是使每一個人都能成佛。所謂成佛並非在身上發出金色光芒的特殊存在;而是具有展現自我特質、貢獻社會、度過心靈豐裕、有價值人生的幸福境涯,這就是佛界、成佛的境涯。 「四弘誓願」是佛教為了打開佛界修行的第一步,菩薩在佛道修行時立下「四個弘通佛法的誓願」。 所謂「誓願」並非單純地祈願,而是竭盡生命,一定要達成誓言的決意。無論遇到任何困難也要達成此誓願,這就是菩薩道。 大聖人對於自身縱使遭遇大難,仍持續弘教,在〈開目抄〉教示:「茲立大願…以種種大難相加,除非智者能破我義,終不為用也。其他大難,祇如風前之塵。我、誓將作日本之梁柱,作日本之眼目,作日本之大船,此願不可破!」(御書249頁) 這是身為主師親三德的末法本佛對所有人的莊嚴誓願。對於此特別的誓願,所有勤勵佛道修行的菩薩必立下之誓願,就是「四弘誓願」。此四個誓願:①眾生無邊誓願度(不分彼此,誓願救濟眾生)②煩惱無數誓願斷(誓願斬斷一切眾生煩惱)③法門無盡誓願知(誓願讀通佛法的法理)④佛道無上誓願成(誓願在佛道上獲得一切的悟得)。 將上述「四弘誓願」進一步分析:第①項是為人們竭盡心力的「利他」;第②、③項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境涯的「自利」;第④項則是終極的目標。
救濟眾生的利他誓願是「肝要」 佛道修行的根本精神,在於「眾生無邊誓願度」的救濟眾生。誠如大聖人教示:「所詮,四弘誓願中,以眾生無邊誓願度,為肝要也。」(御書882頁)因為菩薩根據眾生無邊誓願度的誓願,以救濟一切眾生為重,所以「度一切眾生之後,自欲成佛是也。」(御書454頁)因此「於六道凡夫之中,有輕自身重他人,以惡向己,以善與他為念者。」(御書454頁)這是菩薩的基本姿態。 貫徹為他人奉獻的姿態,雖看似「輕自身」,但透過盡力為他人付出,能進而創造自身的價值。若想要幫助他人的心既具體又強烈,必會湧現一股前進的動力。為了他人竭盡心力的同時,自己的能力會受到鍛鍊、內在的潛能也會發揮得淋漓盡致。
身旁的人都是在幫助自己成長 大聖人教示:「若無一切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之願難發。」(御書969頁)這是指我們身邊的所有人都是在鍛鍊、磨練自己,讓自己增長實力,是幫助我們佛道修行的存在。 將對方的苦惱視為自己的苦惱,共同朝向解決之道,這正是佛道修行的根幹。 擴大友情對話是實踐佛法上最重要的第一步。大聖人和釋尊都相當重視對話,《御書》、各式經典中也有許多是以對話的形式記載著。讓我們在各種活動上,都能以積極的對話運動掀起邁向勝利之波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