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會館——擴展「人本主義」、貢獻社區發展 |
2009-12-15 發布 |
學會會館——擴展「人本主義」、貢獻社區發展
|
學會為什麼要興建會館?
|

|
|
◆巴黎近郊的法國總合文化中心/聖教新聞社提供 |
_學會的會館是學習佛法哲理、人生哲學等各項活動的場地。在各地會館到處可見未來部、青年部、壯年部與婦人部,充滿朝氣聚集的情景。 前任烏克蘭駐日大使哥斯達克與池田SGI會長會面時曾說:「進入創價世界女性會館的每位女性們都相當漂亮。」那是因為大家都充滿生命力,讓人感覺明朗有朝氣! 學會建設會館的源由,來自於1950年代,池田先生與戶田先生在東京市中心的護城河畔,一邊漫步一邊展望廣宣流布的未來。當時的學會,連一棟可觀的建築物都沒有。池田先生對戶田先生說:「將來我一定要建設雄偉的會館。」戶田先生則回應說:「大作說過的話,一定會做到的。」與戶田先生之間的誓言,池田先生都已一一全部實現。如今,在日本各地、世界各國都有會館。 學會的會館建設都是以此師弟的對話作為原點而展開建設的。
會館相當於釋尊時代的精舍
釋尊的弟子須達長者將完成的「精舍」捐獻給釋尊。釋尊很謝地說:「此精舍不是只為了我,是要供養給僧團,作為眾人修行的聚點。」 因此,精舍是出於人們想要守護並支持佛法的真心,提供給更多修行者使用的設施。學會建立會館的意義與此相同。
文化會館的功用
1967年,日本學會本部的創價文化會館落成。「文化會館」這個新鮮又響亮的名稱,來自於池田先生的提案。 取名為「文化會館」是希望能貢獻社區、做為「人性文化」的發信地,讓所在的都市成為文化的希望之城而設立! 至今,在台灣各地的會館也經常舉辦「世界和平祈願勤行會」、「智慧生活系列講座」、「藝文啟蒙講座」等具有文化、教育意義的活動。 10年前的921大地震,學會的會館也肩負起守護與服務社區的任務。當時,華山文化中心就提供當地小學作為上課、住宿的場所,協助災區學童復課。之後更在各地會館舉辦「防災、法律」等講座,為災民解決各項問題。 此外,有許多有識之士參觀了學會的會館之後,都忍不住地稱讚說:「真是明亮、乾淨的建築物啊!」學會的文化會館大大改變了一般民眾對宗教建築物的觀感。 學會建設如此莊嚴的「文化之城」、「和平的殿堂」,可以說是大大開啟了民眾嶄新的時代。 御書云:「法妙故人貴,人貴故處尊。」(御書1665頁)在會館周邊不大聲說話,不路邊停車,不在路邊抽菸等小細節都要注意。我們聚集在會館的姿態與行動,是帶動整個社區繁榮與發展的關鍵。 讓我們繼續努力將會館建設成照亮社會的燈塔,成為綻放文化、友情及安穩光芒的寶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