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影片簡介  | 活動影片 | 創價學會基本簡介
社會關懷 | 獲獎與肯定 | 和 平 | 文 化 | 教 育
首頁 > 關於創價學會 > 教育 > 教育專欄  
成功為成功之母幫助青少年建立成功的自我認證(廖鳳池博士) 2018-09-20 發布
=
成功為成功之母幫助青少年建立成功的自我認證
=
 
 
 
廖鳳池博士簡介
◆現任: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所專任副教授兼所長
救國團總團部諮商處暨高雄張老師中心 諮詢顧問
高雄市政府 精神衛生暨自殺防治委員會委員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 理事

◆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碩士

◆經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優良教師、研究優良教師
教育學術團體木鐸獎(服務獎)
高雄市兒童與家庭諮商中心 主任督導、諮商心理師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社會工作委員會、家暴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高雄市政府 警察局少年輔導委員會委員
法務部明陽中學 (少年監獄)專業督導、假釋審議委員會委員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初等教育系 副教授兼學生輔導中心主任
兼兒童心理諮商中心主任、諮商師
國立華僑實驗高中 主任輔導教師
桃園縣立石門國中 輔導主任
海軍總部張老師

◆ 專長:
諮商師訓練與督導、諮商理論與技術、兒童與青少年諮商
諮商歷程研究、認知治療、危機處理與自殺防治
 
 
◎圖 / 張正杰
「我是誰?」人生最大的課題

 青少年階段是自我認證形成的關鍵階段,在這個成長階段身體成長特別快速,因此身心發展會開始失去平衡,我們經常看到青少年情緒陰晴不定,有時會出現負面情緒、鬧彆扭,也會對父母、老師及大人世界所提供的訊息重新思考,不再像兒童時期,大人說什麼都全盤接受。
 我經常作一個比喻,有兩個小學生吵架,一個快吵輸了就說:「老師說,怎樣、怎樣。」另一個小朋友馬上啞口無言、不敢再辯,因為老師說的一切都是對的!但是,今天如果換成兩個青少年吵架,一個說:「老師說,怎樣、怎樣。」另一個就會說:「老師在騙你,你還相信?」由此可見,兒童時期的孩子,對於父母、老師說的大部份都接受;青少年時期就會開始出現反叛、懷疑……等行為,這時的孩子,父母想跟他們溝通都很困難。

追求成功不是打敗別人

 有人說:「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我們的社會經常帶給父母一種「競爭」、「非輸即贏」的概念,好像人從出生開始就是要打敗別人、贏過別人,這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其實追求成功,不一定要打敗別人,在青少年階段有許多需要重新整理的認知,他要面對自己將成為怎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人生?對於孩子而言,他一定會想成為受人讚賞的「成功」者,因為沒有人想成為失敗者。我們若能多加留意應如何幫助他們,就能使孩子獲得實現成就與夢想的滿足感。
 在我的輔導經驗中,有位國中階段的孩子,在父母、老師費盡心思的鼓勵下,終於發憤圖強想認真唸書,結果每天晚上都唸到三更半夜,到凌晨2、3點還不睡覺,爸媽要就寢時看到孩子還沒睡覺,就叫他早一點睡。半夜,母親起來上洗手間,看到孩子房間的燈還亮著又叫他去睡!終於,在半責備、強迫之下,這孩子終於不甘願地上床睡覺。
 以這個案例來說,父母誠然關心孩子身體健康,但青少年階段對人生產生憧憬,突然有很大的衝勁想追求成功,媽媽卻以自己的想法要求孩子,阻止孩子想上進的念頭。
 
應先瞭解離家出走的原因
 
◎圖 / 張正杰
很多在嚴格管教下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就想獨立自主。上述是較正面的例子,但也有負面的例子是孩子不想讀書,甚至離家出走。大部份青少年都會覺得父母、老師太囉唆,當然他尚無獨立能力,但有著自己的夢想,想要離家、不要依賴父母。
 這個年紀的孩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對社會的險惡不是很了解,也沒有想到離家後要去住哪裡?日常三餐如何有著落?這些孩子沒有想得這麼周到,只想往外闖一闖。
 加上許多因「愛之深、責之切」的父母,說話口氣不好,結果造成孩子負氣、離家出走。面對孩子的出走,父母一般的反應是很想趕快把孩子找回來。但,對父母而言,問題的關鍵應該先了解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

想追求獨立自主的孩子
 如果我們從正面的角度去看,想離家出走的孩子,其實是想追求獨立自主,想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反之,有很多人到了30多歲,還在家裡當宅男宅女,不願意外出工作、賺錢養活自己,也不願獨立自主,就是依賴父母照顧。
 讓我們回頭想想,當青少年想要獨立自主時,很多家長阻止他,把他當小孩子來管教,或是害怕他跟自己的期待不一樣,難道不是自己逼孩子離家出走嗎?
 提倡現實治療法的威廉‧葛拉瑟博士(Dr.William Glasser)於《The identity society》一書中談到,自我認證分為成功與失敗兩種。
 成功的自我認證是當一個人認定自己是一個成功的人,他會覺得自己各方面都可以表現得很好。這種人活在追求成功經驗、自我實現的喜悅成就中,生活是充實愉快的,對自己日常生活、服裝儀容、應對進退也都會很講究,從服裝到人際互動都能自我滿足。
 相反的,失敗的自我認證則是想追求什麼都做不到,總在數次嘗試的失敗、痛苦後,感到十分氣餒,放棄追求成功的衝動和能力,最後陷入失敗的循環中。

失敗自我認證的黑白郎君
 
◎圖 / 蔡佩純
 一個不被父母接納、課業失敗、被同儕排斥、飽經挫折失敗的青少年,會逐漸接受並認定自己是一個失敗者。他會對投入活動的能力失去信心,放棄努力。初期可能拒絕承認失敗,而出現脾氣暴躁、情緒苦惱,內心產生痛苦的掙扎。如果這些掙扎無效,他會採取更多固執、頹廢喪志,甚至耽溺於更負面的無效行為,並從失敗墮落的生活中尋求樂趣。
 舉個例子,我們小時候看的布袋戲中,有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黑白郎君」角色,他以「狂笑」的方式出場,同時伴隨著:「別人的失敗,就是我黑白郎君的快樂!」如此的口白。而剛剛所舉的失敗自我認證者,則是比「黑白郎君」更「黑白郎君」,因為他是個失敗者,自認為永遠追求不到成功,並以自己的失敗為榮、以失敗為樂。

愈演愈烈繼續失敗下去

 某些偏差行為的青少年得不到老師、父母的認同時,最後就會演變成上述的情形。有一位國中女生老是上課不專心,老師就跟她說:「○○同學,上課專心一點。」然而,她還是故態復萌。
 結果老師受不了,於是叫她起來罰站,竟然發現她上衣有兩、三個釦子沒扣好,呈現半敞開的狀況。老師立即指正她說:「你知不知道,這樣穿很難看。」同學也在一旁嘲笑她。對女學生來說,這是個失敗的自我認證。
 這位女學生覺得老師瞧不起她,頂嘴說:「怎麼樣……這樣不行嗎?穿這樣很賤嗎?」老師氣急敗壞地說:「你怎麼這樣講話?」這個失敗的自我認證就愈加發作。由於她不被老師、同學尊重,就繼續朝失敗的方向去,於是變本加厲地說:「這樣叫做賤是不是?老師你還沒看過更賤的?」就開始脫衣服,當場令老師、全班同學都傻住了。

偏差行為的背後必有原因
 
◎圖 / 蔡佩純
親子衝突的狀況也是一樣,當孩子出言不遜、頂撞老爸時,爸爸暴怒地咆哮說:「你講什麼話,你知不知道我是你老爸!」這時,兒子反過來說:「那你講什麼話,你知不知道我是你兒子!」老爸生氣地痛罵兒子,這是孩子的失敗認證被刺激到了。
 某些吸毒、性濫交、為非作歹的青少年,覺得自己這樣做很神勇,其實在這些偏差行為的背後,都有著很悲哀的原因,因為這個孩子得不到成功的自我認證,得不到別人的肯定,只好透過展現失敗來享受失敗,用另一種方式補償自己。
 失敗者經常以作賤自己、羞辱別人的方法為樂,讓父母、老師感到痛苦,因為他知道想要得到稱讚是不可能的事,他唯一能使用的就是這種方法。

用心體察建立成功自我認證

 在我的輔導經驗中,對於這樣的青少年,比較不從偏差行為、品格德行來看,我認為每一個青少年都有夢想,他有自·±想要的方向,而身為父母、老師的我們有沒有去幫助他?還是一味地否定他?用社會傳統道德的期待來要求他?
 因此,希望父母想一想,當孩子想要尋求成功經驗,卻被你否定、嫌棄時,這個孩子很可能在想上進時被你阻止,甚至被扭曲,到最後是適應不良。希望父母、老師能觀察到這一點,來幫助青少年建立成功的自我認證。
 人類最基本與生俱來的心理需求,包括愛人與被愛的需求,以及覺得自己對別人、對自己都是有價值的需求。每個人都有此需求,但滿足需求的能力各異。能愛人與被愛的人,通常會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為了感到有價值,人們必須設立行為標準。

笑是一種「被愛」的因素
 
◎圖 / 陳?淇
 愛人與被愛的基本心理需求,從一出生開始就可看到,出生的嬰兒就會想得到父母對他的愛,這種愛幾乎是人生方向最基本的定位,當嬰兒發現大人很喜歡他笑,感受到「笑」就會被大人愛,所以他為了被愛,就自然會笑。
 孩子的是非對錯行為,也是從「被愛」開始建立,一個人被愛之後,為了讓對方更愛他,就會判斷什麼事要做,什麼事不要做。久而久之,就會學習如何去愛對方,漸漸的人生也產生了價值感。
為了學習「愛」,人必須真情投入到與他人的交流中。缺少一個真正關心或真正被關心的人,將使當事人無法滿足他的基本需求。
 因此,威廉‧葛拉瑟博士(Dr.William Glasser)指出,要使當事人在治療過程中獲益的首要工作,即是給予真情的關注。單單只是好意勸告而無真情的投注,是無法協助當事人滿足其基本心理需求。
 對一個健康成長的孩子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被愛,這種「愛」會讓他覺得是跟別人真情相融,並進而形成美好的人際交流。例如,從整潔的服裝儀容、見人要有禮貌打招呼、飯後要作功課、和同學相處融洽……等行為,可以得到老師、同學的歡迎,慢慢就會形成其無形的行為標準。而愛則需要透過不斷學習,才能學會愛人及獲得他人的愛。

親子之間的真愛沒有條件

 我看過許多行為偏差的青少年在跟父母的溝通過程後,我比這些孩子更難過,因為我發現這些父母常表現出隨時都可以不要這個孩子,亦即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必須讓孩子用條件來換取的,這樣的愛會讓孩子感到痛苦。
 師生關係也是如此,孩子如果感受到老師只是要他聽話、順從,而不是關心他、尊重他,孩子無法做真正的自己。
 無條件的真愛,與有條件的愛,是不同的。當孩子的夢想無法得到父母的支持,而是要用條件才能交換,這樣的矛盾便會產生衝突。到最後是要選擇完成自己的理想抑或滿足父母的虛榮?
 孩子會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愛而違背自己的願望。這樣的痛苦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孤單的,無法自我歸屬,而這種混亂嚴重的話,將會使他開始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他的夢想是不被祝福的。
 感受到「無條件」被愛的孩子,他的父母會參與孩子的生活,鼓勵孩子。相反的,不被愛的孩子,不管做什麼事都沒有人會支持,不僅被剝奪愛、祝福,甚至動不動就被父母、老師辱罵。當這種失敗的經驗不斷累積,就會使孩子越來越痛苦甚至走向自我毀滅之途。

好孩子與壞孩子
 
◎圖 / 陳?淇
 一個成功認證的孩子覺得自己是好孩子,就會出現好行為,因為好孩子不應該偷竊或講髒話。當好孩子做壞事時,他自然會產生罪惡感,因為這跟他的自我身分認證不同。
 而,壞孩子做壞事則似乎是理所當然,因為他的自我認證即是如此,做好事反而會覺得很彆扭,也可能會被其他失敗認證的同學說:「你少假了!你在裝乖啊!」這對他來說反而是一種羞辱,他覺得好行為是不對的,壞行為才光榮。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性原本就絕非一朝一夕可以達成,也絕非幾十分鐘的訓斥就可以竟其功的。父母要面對現實,持之以恆,不怕考驗,不怕麻煩受苦,在短暫尚未看到成效時,也展現永不放棄的真情,在看到成效的初期繼續追蹤、諮詢、持續教導,真正關係的建立和真實改變的成果才有可能隨之出現。

< 回前頁

首頁

台灣創價學會Facebook
創價藝文Facebook
創價新聞電子報

關於創價學會

便利專區

台灣創價學會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2014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TEL:(02)2888-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