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影片簡介  | 活動影片 | 創價學會基本簡介
社會關懷 | 獲獎與肯定 | 和 平 | 文 化 | 教 育
首頁 > 關於創價學會 > 教育 > 教育專欄  
青春加油站 我家有個御宅族(蘇維凱 老師) 2014-01-01 發布
如何和喜歡漫畫、電動、卡通的孩子相處

◎文 / 蘇維凱 老師
    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高雄市政府兒童青少年與家庭諮商中心助理諮商師
    道明中學代理輔導老師

   面對孩子喜歡看漫畫、看動畫、打電動等「御宅族」的傾向,現代父母在擔心之餘,該如何進行良好的溝通?
   本報特邀請高雄市政府兒童青少年與家庭諮商中心助理諮商師蘇維凱老師,針對「如何與喜歡漫畫、電動、卡通的孩子相處」分四次進行介紹。

「我家孩子都在看那個什麼海賊王的漫畫,真擔心他學壞。」
「我家小的一回家就是狂看沒營養的卡通,我真怕他眼睛壞掉。」
「這些還好吧!我那個老大成天都在電腦前面,玩線上遊戲,真不知道會不會交到壞朋友、會不會被騙。」
   這些擔心是不是你常聽到的?還是根本就是你也有的困擾!現在的孩子沒受到漫畫、動畫、電動、小說影響的,少之又少,以後會不會有不良影響?網路通訊和網路遊戲的發達與普遍,無論是好的或是色情暴力的,孩子會接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訊息,且新聞常常報導網路交友的危險,究竟要如何避免小孩遇到這類問題?最近又有個名詞「御宅族」、「宅男」、「阿宅」,好像是怪怪的人,小孩長大以後會不會也變成這種人?

什麼是御宅族?

 

  ◎圖 / 謝欣翰

 御宅族一詞原本的定義是指對某些領域特別有研究的人,尤其是在ACG (animation, comics, & game,動畫、漫畫和電玩)等領域,在年輕人之中是一種流行的次文化,這名詞是從日本傳來,大概在1989年左右才開始流行,但這類喜好ACG的人在更早以前就有了。從1990年左右,在台灣因為日本的動漫畫逐漸增多,以及任天堂遊戲的普遍,而慢慢的增加了潛在的御宅族。



御宅族的特徵

 不單單喜歡漫畫、動畫和電動…不對,應該說是狂熱,對有興趣的東西抱持狂熱,而且還很努力的深入研究!根據日本野村研究所的定義,將御宅視為「具有消費、 創造、熱情三種特質的行為模式,並會產生蒐集、博取同感、自己主導、歸屬、表現、創作等6種特徵者」。所以除了狂熱的喜愛,還會創作與購買。
   而「動漫展」和「遊戲展」是御宅族除了平常在網路上可以和同好交流的機會之外,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可以聚會的重要場合。除了販賣一般的產品外,很多人會在這 個時機,把平常自己的創作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交流;也有很多人會趁動漫展時,玩cosplay(Costume play,一般稱之為「角色扮演」或「角演」,指一種自力演繹角色之扮裝性質的表演藝術行為),把自己裝扮成漫畫或動畫裡面的角色,展現自己的喜好和創作。Cosplay的風潮越來越受年輕人喜愛,角演的人年紀也越來越小─若你看到孩子已經想要cosplay,那他對動漫畫的喜愛已經有很大程度的投入。


大眾對御宅族的觀感

 

  ◎圖 / 謝欣翰

 日本對御宅族有著一些刻板印象,代表人物「電車男」,在書、電影及日劇推出後,讓人們有了更廣泛的認識,但以為御宅族都像電車男那樣,是個不懂如何和女性交 談、相處,對人際相處也顯得緊張焦慮、只喜歡ACG,在網路之外沒辦法和人交談,而且是常常在秋葉原(在日本東京,以販賣電腦商品和各類ACG相關商品出 名的地方)出沒的人。
   在台灣,御宅族這個名詞也是在近幾年流行起來,而且慢慢的衍生出獨特的意思,也有了「宅男」、「宅女」等新的、意思相近的名詞;報章雜誌和新聞媒體也越來 越喜歡用「宅男」來指稱那些窩在家裡的男性、或是喜歡打電動的人、或是不修邊幅的人、或是喜歡在家上網的人、沒有女人緣的男性…等等。在許多人眼中,這些 只愛打電動、看漫畫、看卡通的人,常常被視為沒前途、長不大,更甚者可能被認為只是米蟲,然後替他們的未來擔憂。


家中的小小御宅族

 「看我魯夫的亂槍打!」「哼,我的木葉流密術—『千年殺』才是最厲害的!」這樣的對話可能會出現在孩子打鬧的場景中,亂槍打可能會令人擔心,是指拿著槍掃射嗎?千年殺到底是怎麼殺?如果看過航海王和火影忍者,你就會知道:「亂槍打」是指拳頭連擊,而「千年殺」就是俗稱的「童子拜觀音」,用手指戳別人的屁股。而這兩者都是很有名的漫畫,也都改編成了動畫在電視播放,而且,現在很多中小學、甚至是大學的圖書館內,都陳列著這兩部漫畫。

孩子容易受同儕影響

   
    ◎圖 / 潘冠良
  小孩子出生後,對其影響最大的應該是父母,但是其後續一些人格、人際關係的養成,則常受到同儕的影響。
 發展心理學家茱蒂‧哈里森(Judith Harrison) 認為,這樣的影響可能在學齡前,與同儕的互動中就已經開始產生。
 當同伴們熱烈討論動畫〈鋼彈00〉中「能天使」的強大威力時,若以為是在討論聖經?還是真的天使降臨?那怎樣都融不進話題。這時候,孩子們就會為了可以和大家打成一片,回家趕快查電視轉播的時間,希望可以和大家說著一樣的話題。
 同一套漫畫也會在同儕間流行,秉持著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的精神,大家都會希望可以找到同好一起研究討論,而其他的好友也會期待能與大家談著一樣的話題…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成了某些作品的粉絲(fans)。
 或是有些孩子抱著「朝聖」的心情,一齊相約去動漫展,還要來cosplay,穿上最夯的女樸裝。根據統計,同學相約出去,愈來愈少約去戶外踏青運動了,卻有愈來愈多的比例是去網咖連線打電動;或相約到同學家一起玩電視遊樂器、電腦遊戲。
 看了前文敘述對「御宅族」的觀感,父母不免擔心孩子會不會成為那樣的「御宅族」?傳聞日本的動漫畫有很多色情和暴力的問題,自己的孩子會不會接觸到劣質的書籍?也擔心孩子花愈來愈長的時間呆在網路上,不知道是在玩線上遊戲還是網路交友?會不會看到色情資訊?零用錢又該怎麼給?怎樣才能控制小孩的網路使用?
 如何能和孩子親近?以喜歡動漫畫和電玩的孩子為例,提出幾個建議和看法,供家長們參考使用。


聽懂行話

   
    ◎圖 / 潘冠良
  青少年次文化的用詞和一般人很不一樣,如果沒有好好的瞭解是聽不懂的,而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就會愈來愈遠。
 當孩子發現父母聽不懂自己講的話以後,便漸漸的不想和父母說這些話,包括他們有興趣的漫畫內容。孩子說著「黃金梅利號沈沒了,好可憐」(「航海王」裡頭主角們搭乘的船),眼光泛淚,但大人的回應若是:「不就是一艘船嗎?」那孩子可能就沒有下次跟你分享故事的時候了,包括他談戀愛的故事。

傾聽孩子的話 不批評

 要聽懂「行話」,也就是孩子們常用的語言,最重要的就是:傾聽不批評。
 就如同上段的例子,如果多聽一點孩子的心聲、或是關心他的感受,他們就會願意再多說一些:「黃金梅利號犧牲了自己,也要保護她的同伴;她的同伴好捨不得,像是騙人布哭的好慘喔!真的好感動,可是我也很怕保護我的人會離開我。」
 這時候你就會知道孩子的想法、情緒和感受,如果你可以和他討論下去,甚至你也知道裡面的角色和關係,相信會有更多的對話;在對話之後、討論完劇情之後,順口問問學校交友的狀況啦、學習狀況啦,通常孩子會願意再多說一點,因為你和他說著一樣的話,未來關係也會變好。


接觸並瞭解內容

   
    ◎圖 / 謝欣翰
要瞭解孩子到底在做什麼,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去接觸、瞭解到底他在看什麼,去瞭解裡面的內容。如果可以的話,當然是去讀那些漫畫、陪看那些動畫。
 如果沒有那麼多時間每一套漫畫都看,也可以很禮貌性的,問問孩子在看什麼、故事大概內容是怎樣,藉此也可以有一些初步的瞭解,當然,一樣秉持著傾聽不批評的原則,才會更瞭解他們最近在看的東西。如果有人願意理解、願意接受自己的興趣和樂趣,一般人都會想要大力推薦,並希望對方可以感受到自己對興趣的熱情。
 另外,父母可以試著用網路搜尋相關作品,看一些評論或故事說明,稍微瞭解裡面的劇情和人物,藉此也可以知道,到底孩子接觸的會不會太過暴力或色情?
 雖然日本漫畫ˆ†級制度嚴格,台灣的漫畫也有分級,但是,孩子要入手限制級的漫畫似乎是很容易的。至於「動畫」,目前在電視上播放的都不會有問題,有問題的應該會出現在電腦上…。

 關於電玩




◎圖 / 謝欣翰
 「電玩」倒是另外一個大問題。和前述的情況相同,當你能瞭解孩子的興趣和內容,可以傾聽和不批評時,你會知道類似「楓之谷」這樣的線上遊戲,不會有暴力色情的問題(但遊戲中的人際糾紛總是有的),也會知道「惡靈古堡」雖然殺戮又血腥,但基本上還算是正派的內容。
 相對的,有些遊戲不得不注意。美國有些遊戲不只是限制級而已,它的遊戲目的是違反道德的,例如:要殺警察、搶奪殺人、開車撞人…才可以得分、才算是英雄。這種遊戲就真的要注意,別讓孩子接觸到。寧可再買些其他遊戲給他,也別讓他的價值觀、道德感因此扭曲。而如果是電腦遊戲,則比較有可能出現色情遊戲,尤其是日本的。所以如果知道孩子到底在玩些什麼,就可以比較不用擔心色情和暴力的問題。
 先說個令人擔心的問題:有許多研究和學者擔心,打電動和孩子出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有很大關係。因為電動是吸引人的,畫面華麗、聲光音效動人,加上在遊戲中小孩子擁有了控制感,似乎可以暢遊世界、無拘無束、成為英雄;但在日常生活則無法提供如此經驗。
 教室裡的教學無法像電動那樣好玩,而且沒有漂亮的畫面和吸引人的聲音,抓不住小孩子的注意,所以就會想要亂動,想要找些更好玩的。
 這種狀況下,老師可能會以為小孩子的注意力不能集中,而且喜歡走動不能控制,就以為他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而建議孩子需就醫。而這樣的描述的確會讓醫生認為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而開藥給小孩子使用,所以對電玩的控管可能也是父母必須注意的。
 還有一個更麻煩的問題,是沈迷遊戲的問題。研究指出,在許多遊戲類型中,以RPG(Role play game, 角色扮演遊戲)最易沈迷,再來是最近很多單場的動作對戰遊戲,也很容易讓孩子沈迷,整天只想著要上線打電動,說的話三句不離電動,這樣不只是很宅,可能需要更多的關心和輔導。
 現在孩子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沈迷於網路遊戲,每天念茲在茲,想要的禮物就是點數卡,拿到零用錢就想換成虛擬貨幣,可以出去玩就是去網咖,在家裡就是要求開電腦玩,整個心思都掛在網路上了。其中,有的網咖出入人員比較複雜,如果您的孩子成天都往網咖跑,真的令人擔心其安危。


掌控電動與電腦

 

  ◎圖 /梁振捷

 雖然現在的時代不一樣了,很多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像是朋友一樣,甚至是服侍著孩子,把孩子養的像小皇帝一樣。但,還是必須設立必要的限制,尤其孩子還未成年,對有些事情的判斷力還不是很成熟,有些限制是必要的。
   就像年幼的孩子,不要給他太多打電動的時間,應多鼓勵其往戶外走,對他的健康和避免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都是有助益的。
   年紀再大一點的孩子,以薩克斯(Leonard Sax)的建議,是把家中的電腦設置在客廳,這樣可以得知孩子使用電腦的時間和狀況,而且在公開的場合中,即使沒看到孩子在瀏覽的畫面,他們也不至於大膽的觀看或玩色情的影片或遊戲。
   然後明確的設下規定:可以玩多久、玩多久要休息一次,而這樣的規定要確實的執行;如果今天可以通融,孩子會認為規定是可以改變的,下一次就會要求通融,若是沒能通融,孩子就會不高興。
  另外,規定的時間最好是足夠讓孩子進行遊戲,若孩子覺得這樣的時間實在太少了,還是會想盡辦法去網咖。
   有些網路遊戲去網咖玩是比較有趣的,因為要和同學討論戰術,或是和同學人際交流,這可以在網咖獲得滿足,這時候孩子就會想要要求去網咖,或者就偷偷跑去了。
   與其讓孩子偷偷跑網咖,不如有條件的讓孩子去網咖。例如,孩子得先向父母說明去哪間、打多久、和誰去,只要孩子願意清楚交代,並遵守承諾,則可以讓孩子去玩。當彼此誠信建立了,之後許多話、許多溝通亦可展開。
   
    ◎圖 /梁振捷


結語:陪伴

 不如果你的孩子有御宅族傾向、他就是喜歡看漫畫、看動畫、打電動,進而會花費一些錢,但他也可能會運用他的想像力,繪製更多相關主題的漫畫、或是寫些同人小說創作。
   雖然這似乎不會提升課業成績,但多少會增加其創意和藝術的能力。你不用太擔心他會不會一直這樣下去,因為到了一個年紀,或許他就會從這些喜好中「畢業」;如果沒有,這或許也就是一種興趣、或是一種生活態度。
   該注意的是這樣的生活態度是否影響到他的人際交往、是否為了這些興趣而沒有工作,而與社會脫節,這才是該擔心的。
   您的孩子還沒成年時,若真的擔心這些興趣會不會有害,最好的方法就是陪伴:陪著他,瞭解他的興趣、關心他所關注的一切、欣賞他的創作和成果,他會喜歡和你 討論,他會覺得和你之間沒有距離,也會認為你是可以依靠的。這時你就可以讓他知道你對他的期待,期待他也能有良好的運動習慣及人際關係,期待他能夠在課業 上付出努力,而且你會回應他的努力給予獎賞。
   父母應要先釋出善意、願意且有耐心地付出關心和瞭解,相信這樣便會慢慢地展開良性互動,親子之間的關係也會日漸親密。


※延伸閱讀:
《浮萍男孩:發現男生缺乏動機的因素,再造獨立負責的男兒本色》
洪蘭譯,原著Leonard Sax. 遠流出版。


說明:
   家庭醫師暨心理學家薩克斯認為,社會和生物兩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造成了對男孩有毒的環境,也找到五個驅使男孩向下沉淪的元凶,包括電玩遊戲。文末提供父 母親有效的方法,幫助孩子放下電玩遊戲,使他們對學校和學習比較感興趣;同時,也提供一些簡單的生活改變,以保護孩子不受環境污染,避免大腦的傷害讓他們 失去動機。




           

       
 

< 回前頁

首頁

台灣創價學會Facebook
創價藝文Facebook
創價新聞電子報

關於創價學會

便利專區

台灣創價學會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2014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TEL:(02)2888-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