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影片簡介  | 活動影片 | 創價學會基本簡介
社會關懷 | 獲獎與肯定 | 和 平 | 文 化 | 教 育
首頁 > 關於創價學會 > 教育 > 教育專欄  
和他一起學習成長 2018-11-28 發布
=
談特殊兒童的融合教育~認識篇~
=
 
 
 
蘇雪玉 教授簡介
◆現任:天主教輔仁大學 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
            輔幼中心主任

◆經歷:天主教輔仁大學 兒童與家庭學系系主任
     生活應用科學系系主任


◆學歷:美國華盛頓大學 學前特殊教育教育碩士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 人類營養學碩士

◆專長:學前特殊教育、幼兒教育、親職教育
 
 過去,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多被送往「特殊學校」或一般學校內的「特教班」,然而在現今融合教育的潮流下,這些孩子都與一般孩子在普通班級上課。身為家長或老師,該如何以正確的態度來接納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本刊特別邀請學前特殊教育專家蘇雪玉教授,分上、下兩篇帶領我們認識「融合教育」的精神。
◎圖 / 陳菁徽
「有特殊需求的孩子」 
 過去我們習慣將有特殊需求的孩子稱為「障礙兒童」或「特殊兒童」,但現在隨著人權意識提升,觀念已經改變,不能在兒童前面加「障礙」等形容詞,應稱「有特殊需求兒童(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關於這一點,美國規定非常嚴格,目前台灣的教育界或實務界,也逐漸開始使用此名詞。這20多年來,學前特教領域從基本的哲學觀念開始,發生了劇烈的轉變。

醫療思維的「回歸主流」

 1975年,美國通過著名的94-142公法,即〈全體障礙兒童教育法案〉,規定所有特殊需求兒童都有權利與一般兒童接受同樣免費且適當的教育。一時之間,許多過去被排除在公立學校的特殊需求學生都被接納,得以回到一般公立學校,與普通孩子一起學習,稱為「回歸主流」。
 當時「回歸主流」觀念傾向醫療模式,前提是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必須先通過某個標準,例如:會不會生活自理。經評估核可後,才能進入一般學校就讀。在此種情況下,有特殊需求的孩子為了通過評估,必須事先接受早期療育、訓練及評估。
 「回歸主流」強調成果,只問他準備好了沒有?符不符合進班條件?並非以特殊需求孩子為本位去考量。

以孩子為本位的「融合教育」
 
◎圖 / 陳菁徽
 融合教育則恰好相反,不管這個孩子有何種特殊需求、不管孩子哪裡有傷殘,只要他住在這個社區裡,他就有權利進入社區學校就讀,該社區也就有義務提供特殊教育服務。
 舉例來說,當有語言障礙的孩子進入一所學校就讀,該校就理當尋求政府或特教機構的協助,一週一次以巡迴方式將語言治療的服務帶進這所學校。
 無論以何種形式提供特教服務,重點在於孩子從一開始就能在自家社區的學校接受教育,不再像過去,必須自己去外面的醫療或特教機構接受訓練,等到符合標準後才能進入一般學校。

融合教育的核心精神

 換句話說,融合教育從一開始就非常尊重孩子,其核心精神有以下三點:
一、社會公平正義:
 每個孩子都該享有相同的人權與受教權,並且該在同樣自然的學習環境中行使此權利。
二、零拒絕:
 孩子不能因為身體傷殘或任何原因而被學校拒絕。
三、合作的教室社區:
 「融合教育」已跳脫以往的醫療模式,進入一種參與合作的教室社區之模式,亦即一個教室當中,本來就會有不同需求的人,我們應該在這裡一起學習、互相幫助。

營造一個支持性的環境
 
 有特殊需求的孩子進入普通班級時,必定會歷經一段磨合期。為了讓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做同樣的事,老師必須進行硬體的環境規劃,以及軟體上教材、教法的改變,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也能一樣參與其中,進而提升整個班級對異質性的接受度。
 「我們班上的人不是都長得很漂亮,整個社會也不會都是同樣一種人,我們應學會面對不同的人,有的人胖、有的人瘦,大家都可以好好相處在一起。」
 老師必須率先具備這種多元接納的觀念,才可能使全班孩子都能習慣多元、學習接納。全班師生要互相扶持、互相關懷,將教室營造成一個充滿關懷、支持性的環境。

建立歸屬感
 
◎圖  / 康瑋峮
 當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來到班上時,一般常見的觀念是:「只要讓他適應環境就可以了。」其實融合教育應該更積極,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不只要適應,還要主動參與,並且使其產生歸屬感。
 這裡所說的「歸屬感」是雙向的,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對班級產生歸屬感;同時,班上的每個成員也都覺得「他是我們的一份子」,這份自然產生的歸屬感就是融合教育的深層意義。

從「他」到「我們」

 融合的過程具有階段性,一開始班上的老師、同學可能都稱「那個特殊兒童」或是「他」,慢慢開始變成「你」,久而久之是「我和你」,最後變成「我們」。那是一種從擔心、防備到理解、接納,進而成為一體的過程。
 有一天,當老師發現有孩子站出來對別人說:「他是我同學,你不可以欺負他!」這時候彼此的友誼就出現了。

看優點 不看缺陷
 
◎圖  / 康瑋峮
 在融合教育現場必須掌握一個重點:多看優點、少看缺點。
 當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來到班上,老師與同學應該避免把注意力放在他需要醫療的部份,而是去看他的潛能、優點在哪裡?
 醫生的焦點是孩子的缺陷,但身為教育者應該看的是孩子的能力。教育的工作重點即是如何發揮孩子的最高潛能、因材施教,這是教育的基本理念,面對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時更應如此。

「參與」與「發揮」

 評估「融合教育」成功與否的標準,並非「這個有特殊需求的孩子表現好不好」,而是老師有沒有想盡辦法讓他參與各種活動。
 此外,更高一層的概念是「發揮」。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不只是參與其中,還能在團體中顯現其優點、特色,甚至有貢獻的機會。即使這個孩子學習比較慢,或是身體上有困難,但是老師要幫助他成為團體中有貢獻的一份子。
 比如有些自閉症的孩子非常單純,講話很直接,常常能成為班上的開心果。老師可能會發現,若有一天他請假沒來學校,大家反而會覺得今天好無聊。這孩子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班上不可或缺的一份子,這就是他參與、貢獻班上的最佳證明。

「適應」是誰的責任?

 有特殊需求孩子進入班上時,師生和家長絕不可抱著「你好可憐」的低層次心態。雙方應該互相適應,因為有特殊需求的孩子要適應大家比較困難,甚至應由一般師生和家長去適應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比方說,有個孩子受到某種刺激就會馬上伸手打人,幾次之後,老師及同學瞭解原因,就會避免做出激怒他的事。

是「收穫」不是「犧牲」

 換句話說,為了這個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其他人會學習思考,用解決問題的能力來保護自己和對方。這種學習對一般孩子來說也很重要,當他從小培養這種敏感度,長大後就具備和各種人相處的能力。
 從這種角度來看,只要在比例合宜的情況下,班級中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帶給一般孩子的成長反而更多。面對班上的特殊需求孩子,老師、同學和家長都應進行觀念革新,不是「我們可憐他、我們幫他、我們犧牲、我們忍耐」,而是我們從他身上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了解別人的情緒,我們因為他而有更多的學習、成長。             
   

< 回前頁

首頁

台灣創價學會Facebook
創價藝文Facebook
創價新聞電子報

關於創價學會

便利專區

台灣創價學會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2014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TEL:(02)2888-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