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加油站 | 佛法教學 | 給新會員 | 實用工具箱
每週箴言 | 檔案下載區
首頁 > 會員便利專區 > 創價電子新聞  
 
依關鍵字搜尋文章:
2016-06-03 發布 寫在「日本浮世繪-東京富士美術館 典藏精選展」之前(平野賢一部長)
 




 「日本浮世繪-東京富士美術館典藏精選展」6月4日將於國立臺灣美術館盛大展出,此展由國美館、東京富士美術館及創價共同主辦,本報特別刊載東京富士美術館學藝部部長平野賢一為展覽撰寫之專文,為讀者介紹展覽珍貴文物及特色 。

 
 
〈富嶽三十六景—山下白雨〉,葛飾北齋,1830-32年。
前言

 日本與臺灣同為四面環海的國家,自古以來即吸收到跨海而來的多種文化。而日本由於濕潤氣候和南北狹長的風土,享盡四季不同的美麗景觀,這種獨特的感性和自然觀,孕育出華麗又纖細的特有藝術風格。

 尤其是浮世繪,其成立於17世紀以後的江戶時代,逐漸成熟為獨特的日本藝術類型之一。色彩鮮豔的浮世繪,深受江戶時代的大眾喜愛,生動描寫了當時的社會風俗。以長達三個世紀的德川幕府安定時代為背景,明快刻劃出太平盛世下的常民生活,在描寫常民觀點的喜好興趣的同時,也不斷發展出新的表現和風格。國立臺灣美術館素來扮演著臺灣藝術創造和傳佈新知的角色,在本次舉辦的「日本浮世繪-東京富士美術館典藏精選展」中,從東京富士美術館館藏約1000件浮世繪藏品中精選出100件,以「第一章 江戶浮世繪」、「第二章 上方浮世繪」兩個章節的展示結構進行展示。在本文中將概略介紹展覽的展出作品以及展示結構,同時也概略解釋在傳統和革新中不斷循環發展的浮世繪歷史。此外,「浮世繪」分為親筆畫和木刻版畫兩種,在本展中展示的作品,若非有特別注釋說明,皆指稱使用木刻版畫的「浮世繪版畫」。

 
 
〈庭訓 老實人〉,喜多川歌麿,1802年。
北齋與廣重的競演

 展覽的第一章介紹的是在常民中開花盛放的「江戶(譯者注:現東京地區)浮世繪」。葛飾北齋(1760-1849)的《富嶽三十六景》和歌川廣重(1797-1858)的《東海道五十三驛站》是江戶時代後期浮世繪的代表性風景版畫,也是舉世知名的作品,他們的作品對印象派畫家帶來的影響更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展覽從這兩大系列精選出代表作《富嶽三十六景》17件、《東海道五十三驛站》31件進行展示,同時也展出了喜多川歌麿(1753-1806)的美人畫《庭訓 老實人》、幕末歌川派代表畫師「武士畫名家」歌川國芳(1797-1861)的《誠忠義士傳》和戲謔畫《里雀巢之暫居所》等名品。

 第二章介紹「上方(譯者注:現京阪一帶)浮世繪」,尤其是大阪所發展的演員畫。跟出版了美人畫、風景畫、演員畫等許多類別的江戶相比,上方浮世繪幾乎以演員畫占了絕大多數。原本在大阪是由熱愛歌舞伎又精通繪畫的人開始描繪演員畫,後來搭上了浮世繪的熱潮,誕生諸如柳齋重春(1803-1853)、春梅齋北英(生卒年不詳)等職業畫師,上方演員畫在天保年間(1830-1844)達到高峰。在此介紹的上方演員畫,多半是本館近年來新收藏的作品,本次展覽為這些藏品首次在海外展出。

 以下介紹浮世繪的概略以及代表作品。
 

江戶浮世繪
 
  〈里雀巢之暫居所〉,歌川國芳,1846年。
 「浮世繪」這個名詞的出現,始於天和年間(1681-84),當時從事版本插畫的菱川師宣(?-1694)開始創作獨立插畫的版畫,為浮世繪的起始。原本僅使用單色墨和毛筆上色,到了明和2年(1765),鈴木春信(1725-70)完成了重覆刷製多色色版的技法。此種如織錦般美麗的多色版畫稱之為「吾妻錦繪」( 譯者注: 彩色浮世繪),在江戶市街極受好評。

 「浮世」二字雖有「現代風格」的意涵,但是相對於新風俗和話題,浮世繪可說是一種在充滿旺盛好奇心的常民之間茁壯興盛的藝術。而說到江戶時代常民的娛樂,就是「尋花問柳」和「看戲」。也就是說,當時的「浮世」所代表即為兩大歡樂街─花街和戲坊,在這片土壤的孕育下,除了浮世繪,也讓美術、文學、戲劇、藝能等江戶文化長出豐碩果實。因此初期的浮世繪以遊女和藝伎為主角的「美人畫」,和描繪歌舞伎演員的「演員畫」為主軸發展。描繪風景的「名勝風景畫」(名所繪),要晚至江戶時代後期才確立為浮世繪的類別之一,北齋和廣重的登場,最終讓「風景畫」開始媲美「美人畫」和「演員畫」,成為浮世繪的一大主題。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
 
  〈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葛飾北齋,1830-32年。
 
浮世繪中風景畫的確立乃在天保年間(1830-1844),其背景是常民對於出遊旅行的關注提高, 以及浮世繪雕刻印刷技術的進步。浮世繪除了仰賴畫師的技巧之外,也必須有出版商的企畫能力, 以及能將畫師構想化為實體的雕刻師和印刷師傅卓越的技術能力結合, 才得以創造出精彩的作品。

 《富嶽三十六景》全系列共有46張,出版商為西村永壽堂,製作時間始於天保2年(1831)左右,其中尤其以〈神奈川沖浪裏〉、〈山下白雨〉、〈凱風快晴〉等為最著名的代表作品。

 葛飾北齋在《富嶽三十六景》中,以富士山這一個對象,嘗試由各種不同地點、季節、氣候條件系列創作,自由自在地描繪出富士山的各種樣貌。

 另外,北齋在作品中大量使用了進口的化學染料,俗稱「普魯士藍」,這是以往的植物性藍染料表現不出的鮮烈藍色,呈現出直接打動當時觀者感性的鮮明震撼視覺。採用各種嶄新手法的風景表現,終於成功地刺激觀者的異國趣味,自此,名勝風景畫正式成為浮世繪的類別之一。


歌川廣重《東海道五十三驛站》
 
  〈東海道五十三驛站—龜山 雪晴〉,歌川廣重,1833-34年。
 
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大受歡迎之後,廣重在天保4〜6年(1833-35)透過新興的出版商保永堂出版了《東海道五十三驛站》。連結江戶和上方的東海道53驛站及起點日本橋、終點京都,共計55張,在驛場和附近街道沿路的風景,交織月光、雨、霧、雪等多彩多姿的天候變化,描繪出生動豐富的旅行風情。這系列深受好評,成為廣重的代表作。根據弟子三代廣重表示,廣重在天保3年(1832)虛歲36歲時,幕府向朝廷獻馬,廣重也同行前往京都參加此官方儀禮,《東海道五十三驛站》正是描繪這一路的風景。

 北齋風景畫的魅力在於其追求組合和構圖趣味的畫面結構,而相較之下,廣重風景畫的魅力則在於巧妙描繪日本四季豐富變化的氣象現象之深厚抒情性。〈庄野 白雨〉和〈龜山 雪晴〉等即是代表作當中尤其出名的作品。

上方浮世繪
 
京都和大阪所謂「上方」的木刻版畫非常發達,不過並沒有像江戶一樣發展出插畫獨立為單圖版畫的現象。說到繪畫,每一張都是手繪畫作,版畫主要是種特例,還未融入當時的上方文化中。上方首次出現單圖的浮世繪版畫,始於寬政年間(1789-1801)由流光齋如圭(?-1810)描繪的演員畫,晚了江戶菱川師宣約一個世紀。之後上方浮世繪開始以常民最大的樂趣、深受大家喜愛親近的歌舞伎演員畫為中心而發展。上方演員畫起初並非由專職畫師繪製,而是出自熱愛歌舞伎又精通繪畫的人之手。後來浮世繪漸漸受到歡迎,在文化、文政時期(1804-1830)誕生了戲畫堂蘆幸(生卒年不詳)、壽好堂芳國(生卒年不詳)等職業畫師,迎來上方浮世繪的繁榮時期。丸丈齋國廣(歌川國廣,生卒年不詳)、柳齋重春和春梅齋北英等畫師活躍一時的天保年間(1830-1844),為上方浮世繪的高峰時期。

 江戶演員畫多半會美化演員、描繪端正,但上方演員畫的特徵是儘管缺點也不加修飾、直接描繪出來,由此可以看出江戶及上方東西美學的差異。

浪漫的歌川國芳
 
  〈相馬之古內裏〉,歌川國芳,1845-46年。
 
歌川國芳是近年極受矚目的浮世繪畫師,時有以國芳為主題的展覽。他活躍的時代相當於德川幕府政權末期,當時由於貧富落差擴大,社會不安和饑饉導致暴動頻頻,老中水野忠邦的天保改革未見成效,使得幕府力量衰退,再加上美國海軍培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1794-1858)突然率黑船叩關等外部壓力,正處於幕府末期走向明治維新的混亂狀態。浮世繪也因為幕府下達的各式命令,成為取締風紀的對象。據說國芳是個典型的「江戶人」,性情率直,他無視於嚴格的取締,毫不屈服地創造出充滿新意和多樣性的浮世繪。

 其中由國芳所創作的三畫相連的彩色浮世繪更是傑作不斷,〈相馬之古內裏〉和〈弁慶神力拉三井寺梵鐘至叡山圖〉等畫作,更是宛如電影場景的戲劇化構圖,畫面張力魄力十足。國芳與同門師兄歌川國貞(1786-1865,三代豐國)一起帶領幕府時代末期的浮世繪畫界,門下有多達70多名弟子。

 以上根據展覽的構成,概略介紹了日本浮世繪。接著,簡單介紹收藏本次展品的東京富士美術館。


關於東京富士美術館
 
  〈相馬之古內裏〉,歌川國芳,1845-46年。
 
東京富士美術館是1983年由國際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創辦,設立於東京西郊的八王子市。此地位處微高丘陵,晴天可遠眺西邊的富士山。鄰近地方有戰國時代(16世紀)的瀧山城史跡。至今仍留存的城跡遺址為國家指定遺跡,整頓為「東京都立瀧山自然公園」,園內有5,000棵櫻花樹,是東京都民賞櫻休閒的好去處。

 從東京市中心到美術館所在的八王子,可從新宿車站搭乘電車(JR中央線)約40分鐘可抵達。從最近的八王子車站到美術館搭乘公車約15分鐘。八王子市內的高尾山保有豐富的生態系統,除了是受到保護的動植物寶庫,2007年也被法國米其林旅遊指南選為三星級觀光景點。這個可從市中心當天來回、又能沉浸在大自然懷抱的景點,也經常湧入海外觀光
客。

東京富士美術館藏品
 
  東京富士美術館 (本報檔案照)
 
東京富士美術館向來以領域豐富多元的收藏而知名。來自日本、東洋、西洋各時代的繪畫、版畫、攝影、雕刻、陶磁、漆工、武具、刀劍、紀念章等等,館藏件數共約30,000件。以下簡單介紹浮世繪以外的主要藏品。

日本美術藏品
 近代早期繪畫以江戶時代的狩野派土佐派琳派等主要畫派的屏風畫最為豐富。另外也網羅了伊藤若冲(1716-1800)、 吳春(1752-1811)、谷文晁(1763-1841) 等傑作明治時代以後的近代日本畫歸類為另一類別的藏品在此可以親炙竹內栖鳳(1864-1942 )、橫山大觀(1868-1958)等日本近代繪畫大師的作品武具類則收藏了大量從室町時代末期到江戶時代末期保存狀態良好的頭盔甲冑。這些著名藏品西方稱之為「Anderson Collection」。其他刀劍類收藏還包含了太刀〈有綱〉、〈近景〉、〈一文字〉等三件國家級的重要文化財,為本館主要藏品的要角。

 這些日本美術藏品曾於1998年「日本名畫文物展—日本美術400年史・桃山時代至近代」(台北,國父紀念館)首次在臺灣展出101件名品。

東洋陶瓷器藏品
 東洋陶瓷藏品也有許多值得注目的珍品。此類藏品多半是戰後由著名的關西收藏家所蒐集,從古代中國的土器到清王朝的瓷器等,藏品陣容可說凝結了日本人的美學感性。藏品當中也有唐三彩和磁州窯、英國著名的哈里.迦納爵士(Sir Harry Garner)舊藏品等珍品。

西洋繪畫藏品
 西洋繪畫的蒐集方向嘗試俯瞰自文藝復興時期到現代的500年。本館邀請過去曾任羅浮宮美術館繪畫部策展人的勒內.于格(Ren Huyghe)(1906-1997)為名譽館長,在他寶貴建議下持續蒐集活動,期待能形成回溯西洋繪畫史的藏品。這些藏品都成為現在東京富士美術館西洋繪畫藏品的核心。

 本館中可遍覽自文藝復興到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巴比松畫派、印象派,以及20世紀的當代美術,提供接觸西洋文化、藝術的珍貴機會,是目前日本國內極為難得的空間。

 這些西洋繪畫藏品曾於2000年「西洋名畫展―文藝復興至二十世紀」(台北,國父紀念館)在台灣展出70件名作,大獲好評。

西洋繪畫藏品
 除了攝影誕生前史的視覺藝術相關書籍和相機等資料,也收藏了19世紀中期至現代的攝影作品約20,000件,幾乎可綜觀攝影史全貌。藏品中還包含了發明攝影的W. H . 福克斯.塔爾博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t)(1800-1877)的作品等,有助於了解攝影誕生脈絡的重要作品。

 
  「在現場:卡帕百年回顧展」2013年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展出期間,吸引許多民眾前往觀展,迴響熱烈! (本報檔案照)
 報導攝影家羅柏. 卡帕(Robert Capa)(1913-1954)的作品,由他的弟弟挑選出937件代表作沖印3組,本館收藏其中的1組。另外還收藏了卡帕在印支戰線身亡時隨身攜帶的「最後的相機(Nikon S)」和他親自沖洗的原作照片,以傳述卡帕一生紀錄的重要事蹟及貢獻的珍貴藏品。

 這些藏品曾於2013年在國立臺灣美術館展出過100件代表作。

< 回前頁

 

首頁

台灣創價學會Facebook
創價藝文Facebook
創價新聞電子報

關於創價學會

便利專區

台灣創價學會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2014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TEL:(02)2888-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