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加油站
|
佛法教學
|
給新會員
|
實用工具箱
每週箴言
|
檔案下載區
首頁
>
會員便利專區
> 創價電子新聞
焦點新聞
|
藝術.生活
|
教育專欄
|
每週箴言
|
體驗談
依關鍵字搜尋文章:
2017-08-22 發布
教育 從生活開始
=
教育 從生活開始
=
◎文.圖/翁瑞美 高雄市兆湘國小 校長
兆湘國小校園
2017年6月於福建廈門舉行的「第九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教師部的翁瑞美校長以「教育 從生活開始」為題演講。本報特別轉載,以饗讀者。
前言
我從2015年8月開始擔任兆湘國小校長。在我擔任校長之前, 有16年半的帶班經驗,及17年的行政資歷,其中8年半是班導師兼行政工作。表面上看起來我是一位新手校長,實際上,無論是面對學生、家長或社區民眾的問題,我都有豐富的經驗。我帶著經驗去面對未來的挑戰,主動承接一所即將進行校舍改建的學校。因此,如何將這複雜的議題全部放入教育的規劃當中,成為我的首要工作。
新手校長的經營挑戰
翁校長帶領學校師長參訪高雄市多所改建過的學校(茄萣國小)
到一個新環境,首先,我從認識學校開始。
經驗思維vs學校歷史 ── 一所有歷史、有故事的學校
兆湘國小是一所很特別的學校。1966年以前,學校的全名是「空軍司令部附設岡山空軍子弟小學」,這所學校隨著空軍一路從杭州、重慶輾轉到了台灣,然後在13個地方分別落腳。1966年8月1日,在岡山的子弟學校(又稱岡山空小)更名為兆湘國民小學,改隸屬縣政府,開始招收一般學生。我的第一個挑戰是如何將過去的經驗,運用在這個有特殊歷史的學校。
校舍工程vs專案發展──掌握工程期間的課程規劃
1949年落腳岡山的子弟學校,使用日治時期的軍舍,在1975年左右陸續改建過一次,除了校舍翻新、量體減少及空地增加之外,採原地重建並保有空軍建築的元素。期間經過許多次極強烈的地震,到現在已經接近法定使用年限,而需要再次改建。因此,如何利用校舍工程期間,讓建築相關課程融入教學,是我的第二個挑戰。
溫水煮蛙vs校務翻轉──影響更多老師,照顧更多學生
全世界的教育都在翻轉中,這是個培養未來所需人才的趨勢。但是老師有疑慮、有擔憂、也有習慣性安逸,甚至認為世風日下是因為教育主張翻來翻去的結果。所有的變革都與改變現狀有關係,也與權利結構改變有關。
因此,如何讓老師在不經意當中展現出翻轉教育的效果,就像啟發學生潛能於無形一般,讓老師也勇於翻轉教室,就成為我的第三個挑戰。
針對學校的中長程計畫與學校本位課程,學校教職員以「世界咖啡館」方式進行研習創作。
學生在舞台上充滿自信地演出
學校舉辦籃球比賽,學生在球場上競爭激烈。
基於這三個挑戰,我要與大家分享,我如何從生活中引導學生及老師一起來玩教育。
校園是學生活動的空間,歷屆畢業生都會留下令他們難忘的回憶。每年總有不少畢業校友返校追憶往日時光,也會在他們記憶中的角落留影,憶當年、話當年是同學會最有趣的過程。因此,未來哪些景物應保留、應遷移都必須細細思量。
校舍改建的準備工作從學校需求計畫開始,因此,安排至外校參訪是當務之急。全校師長透過參訪幾所改建過的學校環境,及該校的籌建說明與建議,逐步了解「實用、好用」的重要性。在共同參與及提供需求建議的過程中,有共同創作的情感,更有需求被滿足的期待。
校舍規劃的過程中,我們將基地中的所有因素一併考量,包括動靜分明、社區環境的連結,以及其他校舍將陸續改建的20年展望,保留世代參與機會的規劃方式,讓校園中的最大教具──建築物,發揮其境教功能。
環境改變, 心境也會跟著改變。在學校的中長程計畫與學校本位課程方面,透過不同的活動設計,引導全校師長參與其中,在最短的時間內產出作品,例如「世界咖啡館」。除了老師們提供意見之外, 連未直接進行教學的職員也一起參與,不僅提供與教學現場不同的思維與建議,也讓這群學校後勤團隊了解「why and how」,讓大家的工作更融洽、更有效率。
無論是外部參訪或是校內研習創作,只要沒有學生在場,老師們就像小學生一樣充滿好奇心與活力,不斷汲取別人的優點並激發自己的創意。因此,我們的活動總是充滿歡笑,老師們的參與度也幾乎達到百分之百,一點一滴慢慢累積的成效,讓教育翻轉的壓力化為無形。
新手校長的經營挑戰
我的辦學理念有以下幾點:
一、精緻—提升教育全面品質
TQM((全面品質管理)的理念在教育職場上就是全面關照,運用教學專業與科技設備,提供學生適性學習的機會,透過創新的理念與作為,翻轉傳統的、效率不佳的教學方式,讓學習成效大大提升。
二、公義—彰顯教育深度關懷
學校的四大優先必須兼顧:安全優先、學生優先、弱勢優先、品質優先。尤其對於需要特殊教育服務的學生,我們不但要落實平等原則,更需要提供積極性差別待遇,讓他們在校園裡受到更周延的照顧與服務,這才是真正落實公平正義的作法。
三、卓越—激發教育領航優勢
公平正義是高度發展的社會回饋人群的方向,但是,拔尖領航,國家社會進步才有前瞻性,眼光才會夠高夠遠。因此,菁英教育同樣需要,讓學生的各項表現從A到A+,奠下未來人才的扎實基礎,才能厚植競爭力。
四、永續—促進教育長遠發展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企業講求效率的本質,在教育環境並不完全適用。教育工作需要彈性,但是最怕朝令夕改,更怕人息政亡,因為這是一個不可逆的成長學習歷程。因此,我會保留前人打下的基礎,更希望未來學校可以延續傳承、持續成長、永續發展,也就是說,要讓後來的人有參與的機會,校舍如此,教育規劃也是如此。
教育 著重生活禮儀
「兆湘兒童三規律」是我到學校後,強化生活禮儀的第一步,因此,我經常提醒孩子們要做到三件事:
1.早睡早起吃早餐:好的生活習慣加上營養的飲食,就能擁有健康的身體,這也是家長的基本功。
2.會打招呼有禮貌:應對進退的態度會影響人際關係,也是未來工作時應有的基本態度。
3.不給別人添麻煩: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就是體貼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
生活禮儀的養成不是只有學校的責任,這是一個全方位的任務,包括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共同提醒檢視,讓孩子沒有漏洞可鑽,讓孩子們在生活當中自然養成好的習慣,才能讓行為發揮深化與內化的功能,形成公民素養。
社會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小家庭成為主要家庭結構,雙薪家庭增加,家庭功能式微甚至喪失應有的功能。因此,所謂的「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風」就看不見了,學校不能代替家庭,但是要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在不斷耳提面命的教育過程中,也要將心有餘而力不足或是找不到教養方法的家長當作學生來引導,才能讓親師成為共戰夥伴,在教育的路上攜手前進。
放學後,學生們準備騎車回家。
孩子們歡喜地進行整理校園工作
。
學校舉辦路跑活動,翁校長與學生合影。
教育 導正社會善良風氣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台灣人美在哪裡? 台灣人和氣、善良、樂於助人,越往南部越是如此,生活步調放慢一點,人與人之間也就會多一些溫度。但「一樣米飼百樣人」,社會總有例外,我們希望經驗中的善多於不良,這是需要透過教育、透過反覆練習來養成的。
所以,學校要教正確的事、要教善良的事、要教美好的事。讓善良的風氣延續,並且不斷擴散,但是,社會風氣的形成不是靠嘴巴說說就行的,要身體力行、要形成習慣、要成為素養,這是一種帶得走的能力。
學校還要教學生具備媒體識讀的能力。各式各樣的資訊媒體已經充斥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但是,並非所有訊息都是正確的、有用的、善良的。因此,如何突破資訊媒體的日夜洗腦,分清楚訊息是娛樂的還是正經的、有意義的,就是非常重要的事。
教育更要培養學生具備批判思考的能力。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不會人云亦云,是非對錯能心如明鏡,懂得做正確的判斷與選擇,如此才能勇於負責,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教育 善用老祖宗的智慧
黎明即起 灑掃庭除 以身作則 師生共榮
朱子治家格言的開頭,就是一日之計在於晨。我們的孩子一早到學校要進行打掃工作;颱風過後,會留下一些痕跡讓孩子們一起來感受風災的威力。幫孩子們完成所有的工作並不是一件好事。 讓校園完全復原,孩子不會感受到他們對環境應有的責任。因為孩子要透過工作學習承擔並發揮能力,包括跟著師長學習辦理學生活動。
彎下腰來打掃,就是謙卑的開始;同樣地,師長面對孩子,應該蹲下身來說話,才能感受到孩子的世界;對於弱勢者的需求要能感同身受,就得實地去了解一下他們的生活。所以,老師要以身作則,家長也不能置身於外,才能整合學校、家庭與社會,形成一個共榮圈,榮辱與共,教育金三角如果牢不可破,從校風的形成、家風的重塑,社會風氣就會自然而然往善良導正。
教育 找到生活目標
創造生命價值
創價的人文思想源自於 對人類寶貴生命的尊重
因此,以教育為基礎,透過對文化的欣賞與了解,學習對多元差異的尊重與包容,一起朝向共榮共享的和平世界,就是孔子說的世界大同。
教育是生活、愛與學習,更是百年樹人的工作。學校要做的,是讓孩子領略學習樂趣,在自信中成為未來需要的人才,幫孩子找到生活目標,在挑戰中創造生命價值,並深化終身學習的理念,迎向新時代的需求。
國際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先生曾說:「一個人偉大的人間革命,不久,也能轉換一個國家的宿命,進而轉換全人類的宿命。」
對老師而言,教育最重要的是啟動孩子的潛能;對學生而言,學習最重要的是創造生命的價值。對我而言,在我迎接校長這個職務的挑戰時,就決意一人立起,影響更多老師,照顧更多學生;讓這份教育愛,發揮漣漪效應,創造絕對幸福。
<
回前頁
首頁
最新訊息
創價新聞頭版
創價電子新聞
焦點新聞
教育專欄
體驗談
藝術.生活
線上影片
給新朋友
聖典檢索
創價藝文
創價公演
創價e購樂
台灣創價學會Facebook
創價藝文Facebook
創價新聞電子報
關於創價學會
簡介影片
創價學會基本介紹
宗旨與使命
台灣創價學會會則
活動方針
信仰與實踐
日蓮大聖人法理
信行學
主要活動
三代會長
牧口常三郎
戶田城聖
池田大作
相關機構
各地會館與講堂
文化會館
講堂
會員服務中心
創價美術館
國際創價學會
SGI介紹
創價學會社會憲章
SGI各國和平軌跡
相關網站
和平
兩岸交流
國際交流
各項展覽
文化
創價藝文
創價公演
國際特別展
青年文化團隊
教育
學生活動
講座
學術交流
教育專欄
教育諮詢室
社會貢獻
社區友好文化節
救災賑災
社會服務
慈善義演
獲獎與肯定
便利專區
座談會加油站
座談會御書e講義
事務報告資料
佛法教學
聖典檢索
教學小櫥窗
地區御書學習班
佛法講座
教學研究會
教學考試
給新會員
關於勤行唱題
創價學會活動
追善回向的意義
關於教學
創價新聞
創價新聞電子報一覽
創價新聞頭版
每週箴言
檔案下載區
實用工具箱
最新訊息
台灣創價學會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2014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TEL:(02)2888-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