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訊息  | 創價新聞頭版 | 創價電子新聞
線上影片 | 給新朋友 | 目錄(網站地圖)
首頁 > 創價電子新聞  
 
依關鍵字搜尋文章:
2014-04-18 發布 田園牧歌--台灣近代雕塑先驅黃土水
 



 藝術家黃土水,是台灣近代第一位不可多得的雕塑家,雖然他只有短暫36年的生涯,卻留下豐碩藝術成就。鮮少人知道黃土水是台灣美術源頭,他比陳澄波更早獲得日本帝展殊榮,陳澄波曾中斷教授學生前往日本留學,即是受到黃土水的影響。

從小對雕刻產生濃厚興趣
   
 
鐵拐李 1915 木雕 h30cm

在日據時期黃土水之作品被大家所喜愛、尊敬,甚至稱他為藝壇的麒麟兒,但黃土水存留於世的作品不多,想重新聚集起來展出不易,因此,他的作品好在哪裡,思維在哪裡,一般人較少有機會接觸、討論,因此,逐漸遺忘這位重要的藝術家。直到1970年代台灣鄉土運動抬頭,才開始重新建構台灣的歷史,逐漸把黃土水的故事重新拼湊起來。
黃土水1895年出生台北艋舺,12歲時進入公學校就讀,接受「現代教育」。他的父親是一名修理人力車的工匠。不過,很早就過世,因此,隨著哥哥一起生活,搬到大稻埕。當時附近有相當多的佛雕店,由於黃土水家中「工匠」手藝的傳承,另一方面經常看到佛具店雕刻的各種作品,使他對雕塑產生濃厚興趣,便開始自行研究。

雕出人物動態感
公學校畢業後,黃土水在1911年考進台北國語學校的師範部,當時台灣學校美術教育的開創者—石川欽一郎也在這所學校教書,但可惜當時主要指導繪畫的石川欽一郎,與擅長雕塑的黃土水並沒有交集。而才華一直沒被埋沒的黃土水,直到1911年畢業展覽會時,他的木雕作品《李鐵拐》才展現光芒。校長看到這件作品為之讚嘆,對黃土水說:「你應該要去當藝術家,當老師太可惜了」,隨即寫一封推薦函至東京美術學校,於是黃土水成為台灣第一位赴日的留學生。
李鐵拐是「八仙過海」的八仙之一。在神話傳說中,李鐵拐原本是一名長相端正、武功高強的王子,經歷了一些風波,最後變成「跛腳」神仙。要如何展現「跛腳」神韻呢?在這件作品中,他讓李鐵拐站上台階,除了有遮醜意味,也透過這巧妙安排,讓人物看起來像是爬樓梯。作品更展現藝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動態」。除了讓李鐵拐身體站著往左傾,並透過衣擺、腰帶間有風吹動來加強動態,運用拐杖的支撐把身體穩定住。

   
 
牡丹花 1915 木雕 14*14cm
藝術的過程先讓作品有動感後,在動感中又能獲得均衡。在欣賞藝術作品時,要學會觀賞「形式的語言」,尤其人類文明與藝術發展的過程,從開始一隻腳可以抬起來到跨出一步,進而能夠站起來是一大進步,都與動態形成有關,此外,也要看到隱藏在作品內的思維。
像是世界知名雕塑作品《米羅的維納斯》,剛出土時就已經沒有雙臂,許多藝術家試圖恢復他的雙臂。但是不論怎麼構思都覺得比例不對,不曉得要遮哪裡比較好。但正因為沒有雙臂,毫無遮掩,反而能將最重要的身軀單純呈現出來,彷彿天成之物!倘若加入雙臂,看到雙臂就會分散觀賞者的視覺、注意力。後來,羅丹有一件作品《行走的人》也沒有雙臂,因為藝術家要將觀者的注意力放在行走這主題上,這種叫做特寫。
黃土水《李鐵拐》作品之所以偉大,不只以「動感」呈現,作品中除了拐杖的雕塑之外,人像中右腳的「腳趾」,讓整件作品呈現完美的平衡感。在所有斜線(變數)當中,用一根腳指頭讓整件作品產生平衡感,這不只是物理性,也是心理性的問題。

作品充滿創意與巧思
   
 
山豬 1916 木雕 15*14cm

欣賞雕刻作品可以透過三個層面,第一是使用媒材、第二是雕刻方式、技巧。雕刻方式分為「圓雕」、「透雕」及「浮雕」。第三就是雕刻的題材。
若以黃土水作品《牡丹花》為例,「主題」為何呢?牡丹在中國人心目中是富貴的象徵,黃土水的《牡丹花》,卻是充滿生命力、他雕刻的每一片花瓣細緻柔軟,沒有一條直線,柔軟之外還有一種質感、亮感,薄薄一層像高麗菜葉瓣,一陣微風吹過形成斜線,再加上木材原本的紋理,更增添作品質感,呈現出藝術的獨特性。相較於《牡丹花》雕出柔軟感覺,另一作品《山豬》則呈現堅硬感覺。這隻山豬完全以傳統雕刻方式,雕出一團一團剛硬的毛。從以上可知,藝術的辨別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去發現作者的創意、用心。

表現台灣民俗風情
   
 
甘露水 1919 大理石雕

黃土水在日本學習藝術生涯的重要時光,正好是羅丹過世的年代,羅丹是在米開朗基羅之後,一位非常特殊藝術家,黃土水吸收羅丹的雕塑觀念,造就出純熟的雕塑功力。求學期間,黃土水受到兩位老師很大影響,一位是北村西望,他的作品非常雄壯威武,例如:知名的《原爆紀念碑》。黃土水與這位老師感情很好。另外一位老師朝倉文夫,黃土水作品風格與他相似,作品比較柔美。
在日本求學過程中,黃土水的《蕃童吹笛》不僅入選第二屆帝展,更拿下第一名佳績,轟動海內外,可惜這件作品已經遺失。他以吹鼻簫的蕃(原住民)童為主題,凸顯他是台灣人的身分。更重要的是,他得獎後一系列作品,徹底表現台灣民俗風情,例如作品《綿羊》非常有質感,《水牛》中小牛與牛媽媽黏在一起、《歸途》由一頭大公牛帶領著四頭小牛組合成的群像題材,甚至雕出牛在搔癢的模樣,真的非常細膩。

黃土水除了雕刻台灣傳統情懷的作品,也開始雕塑女性,包括《擺姿勢的女人》(入選第四屆帝展),體態優雅,擺脫西方女性高挑的感覺,表現出東方女性的特色。在眾多女性雕像作品中,最令人感動、懷念的一件作品則是《甘露水》(入選第三屆帝展)。

表現東方女性特色
他第一次用女性的角色,來表達一位藝術家對這個社會、族群無限的嚮往、憧憬與期待。一位女性全身純潔無瑕地展開,臉部微微朝上,好像迎接久旱甘霖的感覺,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作品。
這件女子與蚌殼為題材的作品,會讓人聯想到波提且利的作品《維納斯的誕生》,這件作品預告了文藝復興即將來臨。為什麼呢?因畫中的裸女是希臘時代的象徵,在基督教時代不可以歌頌肉體,但這件作品的出現,代表隱藏在潘朵拉盒子中的東西重新被打開,西方長期以來歌頌的肉體又復甦了。
維納斯代表希臘神話中最高地位的美神與愛神,所有的神都是宙斯生的,但是維納斯是在地中海海中的蚌殼中生出來的。《甘露水》這件作品讓我們聯想到偉大的女神維納斯,這件作品160幾公分高,用大理石做成,但是現在只剩下照片,希望有一天能夠重新出土。

精湛作品成為國寶
   
 
釋迦出山像 1927 石膏模 113*38*38cm

 黃土水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日本,為日本皇室委託雕刻作品,不過心繫家鄉的他,覺得應該要為台灣留下一些作品。當時正巧台灣近代知名的詩人魏清德,召集淡水、萬華的龍山寺一起出資雕刻傳統佛像,黃土水受委託製作此佛像。在雕刻佛像前,他收集很多資料,在京都美術館中看見「釋迦出山圖」時,了解印度的釋迦在雪山面壁6年修行才出山,就選擇此作為題材,完成了不起的《釋迦出山像》。
整尊釋迦像看起來毫無動態,但其實它的動態是內斂的,眼觀鼻,鼻觀口,有一股力量往下到地下,但是手往上舉,這股往上的力量,直到鼻尖得到了平衡,是一件了不起的作品。這件作品使用最堅硬的木材櫻花木,現存放在台北龍山寺。但是在二次大戰時,美國轟炸作為台灣信仰重要中心的龍山寺,這個作品就遺失了。幸運的是,黃土水當時為了感謝魏清德,曾用石膏翻模贈與他,後人看到的《釋迦出山像》,就是以這石膏翻模翻印了7個。原模的石膏現放在台北美術館典藏庫,其他變成銅雕,總共有7座,現在已被當作國寶。

完成水牛群像 英年早逝
   
 
水牛群像(南國) 1930 石膏 555*250cm

黃土水的一生為台灣留下一件巨大作品,薄浮雕《水牛群像》。據傳,黃土水與朝倉文夫有過結節,導致帝展落選,相當有想法的他,從此之後不再參加帝展。索性在家裡搭了一間工作室,養了一頭牛來觀察。這件作品有5頭牛,包括大牛、小牛,這幾隻牛應該不是同一戶的,但是卻和這隻牛這麼親近,連結了2個家族,人與牛、牛與牛、人與人與整個大自然。雖然沒有風,但是卻感覺有和風;因為有芭蕉,看不到陽光卻覺得有陽光;因為有斗笠,又拖了衣服,幾乎可以想像旁邊有一個池塘。這種薄浮雕的手法,在薄薄的空間裡,呈現了高低遠近至少10種豐富的層次,表現這麼多抽象的空間。還有雕刻牛的肌肉骨骼等雕刻手法非常精湛。
若仔細觀看作品中的影像,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會出現的,如果用照相機拍照,要讓所有牛的腳站在一條線,照相機要放在地上拍。因此這件作品,幾乎是以掃描式、理想型的構圖方式。黃土水完成這件作品時,已經冬天了,當時他強忍肚子劇烈疼痛,還是把它完成了,來不及送到帝展,就被緊急送醫,因盲腸炎轉為腹膜炎而過世,享年36歲。他成為台灣藝術最閃亮的一顆星,這件作品現放在中山堂,被指定為國寶。

戰後楊英風、朱銘受矚目
台灣的文化界在黃土水之後,幾乎找不到一位能與他相抗衡的藝術家,變成一個孤獨的彗星。非常可喜的是,戰後出現一位藝術家楊英風,作品中充滿了動態感。他的作品《驟雨》,也叫《西北雨》,風雨驟至,農夫披蓑衣那一剎那呈現了動感,他的作品從自然寫實逐漸轉變為虛空。人類文明還沒有出現一位雕塑家能夠雕塑大自然,而台灣出現了楊英風,《太魯閣峽谷》透過作品呈現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韻味,從直的來看如《水袖》,斜的來看如《有容乃大》。
另外一位藝術家朱銘跟隨楊英風學習雕塑,以拱系列呈現了太極的意象。楊英風晚期開始做東西文化融合的不鏽鋼系列,這影響了朱銘。後來,朱銘從隱藏虛實的太極走入「人間系列」。在短短100多年間,出現了從黃土水到楊英風、朱銘,是台灣藝術史的三個高峰,深深期待透過推廣,讓更多人以台灣的藝術家為榮,為自己的文化藝術感到驕傲。

< 回前頁

 

首頁

台灣創價學會Facebook
創價藝文Facebook
創價新聞電子報

關於創價學會

便利專區

台灣創價學會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2014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TEL:(02)2888-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