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加油站 | 佛法教學 | 給新會員 | 實用工具箱
每週箴言 | 檔案下載區
首頁 > 便利專區 > 給新會員  
常樂我淨-捨棄自私小我 挑戰自我變革
常樂我淨-捨棄自私小我 挑戰自我變革


_
常樂我淨
並非無苦難、悠閒的狀態


 「常樂我淨」四字是指佛的境界。
將人生無苦無難、悠閒的狀態,看成就是佛的境界,可說是完全錯誤。
 釋尊在世當時,婆羅門教認為人的心中有靈魂存在,並將它稱為「Atman」。「Atman」意譯即「我」之意。而在這個「我」之中,婆羅門教主張有「常住(永遠)」、有「樂」、有「淨(清淨)」。
 婆羅門教認為獲得財富、名譽,是「我」追求的最高目標。於是,人們便供養眾神,以求取財富、名譽。所以,婆羅門教所說的「Atman」,若換成現代用語,即是追求欲望的利己心,亦即是「自我本位(ego)」之意。
 釋尊完全否定這樣的說法,主張「無我」,是要經常不斷地反問自己,經常不斷地磨練自己的一種態度。


大我、利他的人生觀

 所謂「常樂我淨」,是指佛的生命中所具備的四德波羅蜜。「常」,指佛性本是恆常,不變不改。「樂」,指超越苦惱的安樂境界。「我」,指佛性乃自身的根源、真實。「淨」,指清淨,遠離迷惘、錯誤的行為。
 大乘佛教的經典有云:「凡夫執著於『小我』而淪為追求『苦』;而佛、菩薩則捨棄『小我』。因此,佛、菩薩的『我』是『清淨』的『大我』。將大眾的事都當成是自己的事,因此稱為『大我』。」(意譯)
 換言之,婆羅門教主張的「常樂我淨」,是凡夫以自我本位(小我)為根本的生活方式。相對於此,大乘佛教所說的「常樂我淨」,是捨棄小我、為大我的慈悲而活,此自我改革的生活方式。


超越逆境
悠然自得的人生


 毫無勞苦,並不是幸福;如此淺薄的幸福,在遭遇病痛或不可預知的意外時,便會不翼而飛。
 池田SGI會長曾指導:不經任何苦難,成天嘻皮笑臉,輕鬆度日,無法成長。逆境才會使一個人成材。
 日蓮大聖人將真正的「常樂我淨」,認為是真實理想人格的表現。
御書教示:「(寶塔的)四面是指,生老病死四種樣相。要以此生老病死來裝飾我們一身生命之寶塔。我們於生老病死之際,唱奉南無妙法蓮華經,等於是在綻放常樂我淨四德之芳香。」(御書773頁,白話文)
 妙法偉大的力量,就是能透過實踐妙法,把被「生老病死」所糾纏的艱苦人生,轉換成「常樂我淨」的喜悅人生。
 不論遭遇任何事情,也要廣傳妙法,以信心為根本加以超越,如此勇敢挑戰的氣概,才是能掌握真正的「常樂我淨」之絕對幸福的關鍵。
 誠摯希望各位能夠深深確信,我們受持並且實踐這「生命究極」的大法。秉持打破魔障、獲取勝利的信心,必能邁步在「常樂我淨」的人生大道上。



首頁

台灣創價學會Facebook
創價藝文Facebook
創價新聞電子報

關於創價學會

便利專區

台灣創價學會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2014 Taiwan Soka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TEL:(02)2888-1777